
孝賢檔案11
姓名:鄒文香
年齡:59歲
地址:株洲縣朱亭鎮(zhèn)政花村塘沖組
孝賢語錄:既然是一家人,無論有沒有血緣關(guān)系,都應(yīng)該相互扶持。
在株洲縣朱亭鎮(zhèn)政花村,幾乎沒有人不認(rèn)識鄒文香,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個孝子,他的孝和別人的還不一樣,別人贍養(yǎng)的是親生父母,而他贍養(yǎng)的卻是毫無血緣關(guān)系的繼父,以及繼父的母親,一堅持就是25年。
走訪
可以放棄的時候,他選擇了擔(dān)當(dāng)
記者來到株洲縣朱亭鎮(zhèn)政花村,遇到的每一個村民,都對鄒文香豎起了大拇指,“你能想象,一個單身男人,帶著一個孩子,照顧兩個毫無血緣關(guān)系的老人25年?那得多不容易呀。”
政花村婦女主任莫桂英也深有感觸,她說,鄒文香跟隨繼父生活時已經(jīng)15歲了,兩人不但沒有血緣關(guān)系,離家之前跟繼父生活也才三四年時間。
“其實,鄒文香的人生很坎坷。”附近村民說,在鄒文香很小的時候,親生父母就離異,而后母親帶著他來到朱亭,與繼父組建了新的家庭,此后他還多了一個同母異父的妹妹。讓鄒文香傷心的是,在他34歲時,母親、妻子和妹妹都相繼因病去世,留下繼父以及繼父的母親——兩個與他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老人——以及兒子相依為命。
村里人以為,鄒文香會拋棄這個家,另立門戶。但是鄒文香沒有,他和兒子繼續(xù)與2個老人同住,并毅然承擔(dān)起照顧年幼兒子、繼父以及繼父的母親三代人的重?fù)?dān)。莫桂英說,鄒文香當(dāng)年的擔(dān)當(dāng),讓村里不少人對他肅然起敬。
心酸
繼父癱瘓,他過上陀螺般的生活
鄒文香說,一家四口剛在一起時,繼父母子的身體還好,兩人在朱亭鎮(zhèn)老家照顧他年幼的兒子,而他則在株洲城區(qū),忙著打工掙錢,“那時我會經(jīng)常回老家,看望老老小小,擔(dān)心他們出現(xiàn)意外。”
到了2010年,鄒文香的兒子已經(jīng)外出工作,一家人也搬到株洲縣城,繼父和其母親卻隨著年齡漸長被病痛纏上。鄒文香說,那一年,兩老相繼中風(fēng),繼父母親全身癱瘓,很快去世了,繼父情況稍好,但也變得全身無力。
2013年時,繼父再次中風(fēng),這次中風(fēng)讓繼父全身癱瘓,只能成天躺在床上。為了照顧癱瘓的繼父,鄒文香開始過上陀螺般的生活:每天早上5點他就要起床,給繼父洗漱、做飯,7點多趕到株洲去上班,晚上8點下班后,他要打掃房間衛(wèi)生,給繼父洗澡、做飯,做完所有家務(wù)差不多要到晚上11點。
更讓鄒文香無奈的是,繼父第二次中風(fēng)后,漸漸患上了老年癡呆癥,像個小孩子一樣需要他去哄,偶爾還會發(fā)脾氣。有好幾次,繼父一個人在家,莫名其妙發(fā)脾氣,把屎尿弄得到處都是。
感動
繼父說:這些年你為我洗過上千個澡,辛苦了
“繼父最愛熱鬧了,癱瘓對他而言是一種折磨。”鄒文香說,每當(dāng)親戚有紅白喜事,繼父都會纏著要跟著他去,“我對繼父說,你現(xiàn)在癱瘓了,怎么出門呀。”繼父聽了后,失落了很久。
為了讓繼父開心,鄒文香想了一個辦法彌補,他聯(lián)系了一些堂兄弟,要他們偶爾來看望繼父。每當(dāng)有親戚來訪,鄒文香會看到一個和平時不一樣的繼父,原本面無表情的臉顯得非常興奮,雖然只能躺在床上,但他會不斷揮舞著手臂,還幾度掉了眼淚。
2012年,鄒文香的兒子給繼父配了手機,還教繼父怎么用,囑咐他一旦有事立即給鄒文香打電話。老人手機里只存了兩個電話號碼,一個是鄒文香的,一個是鄒文香兒子的。繼父只給家人打過一次電話,那是在去年的時候,那時候鄒文香正忙著工作,突然接到繼父打來的電話,他以為繼父出什么事情了,結(jié)果卻聽到繼父說,他一個人在家害怕,要鄒文香早點回家。
面對繼父的嘮叨,鄒文香不斷地說“好”,掛掉電話前,他還不忘囑咐老人:“在家好好的,不要亂動。”
讓他沒想到的是,繼父今年7月就去世了,他以為繼父能撐到九十大壽,他以為還能接到父親幾個電話,“沒想到繼父這么快就去了……”
鄒文香還記得,今年年初,他給繼父洗澡,繼父突然對他感慨,“這些年,你都給我洗過上千個澡了,辛苦你了……”聽著聽著,淚水從鄒文香的眼眶落下。(株洲晚報)
相關(guān)鏈接:
參評條件
在株洲學(xué)習(xí)、生活、工作,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dǎo),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和公民基本道德觀,遵紀(jì)守法,品德高尚,且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都可以報名:
具有良好的家庭美德,孝敬父母、公婆、岳父母或其他長輩,事跡感人至深;
長期義務(wù)贍養(yǎng)社會老人,事跡典型,有一定社會影響;
在為老服務(wù)崗位上(至少5年)勤勤懇懇,熱情周到,無私奉獻,具有顯著成績,受到服務(wù)對象、單位和公眾一致好評的;
積極參加社會敬老、養(yǎng)老、助老公益活動,頗具社會影響的。
若您身邊有符合條件的典型人物,請您于上班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8點至12點,下午2點半至5點半)撥打征集熱線22593767、13873392545(李記者),向我們提供線索。大家也可以掃二維碼添加晚報微信公眾號“株洲晚報”,關(guān)注本次評選活動。
編輯:向胤蓉
來源:株洲文明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