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14日起,株洲市檔案局與株洲日報聯(lián)合啟動的“株洲百姓家規(guī)”征集活動,得到社會各界關(guān)注,已有數(shù)百名讀者響應(yīng),共征集到家規(guī)近百條。5月20日,株洲市檔案局與株洲市婦聯(lián)召集部分代表一起,就“株洲百姓家規(guī)”進行座談。
“孝順包容”
劉覺是株洲蘆淞區(qū)的一名退休干部,如今,她一家“四代同堂”住在同一屋檐下。她說,“活了大半輩子,發(fā)現(xiàn)孝順包容是最好的家風。”
1979年,劉覺與丈夫曠利多結(jié)婚后,一直與公婆擠住在一套28平方米的小屋里。
婚后不久,劉覺托熟人從老家運來幾根上好的木材,想為新家做幾件像樣的家具。“公公婆婆恰巧也看上了這些木材。”劉覺當即將木材讓給了公婆。
“人與人相處,難免會有矛盾,但只要坦誠相待,互相照應(yīng),就會家和萬事興。”多年來,劉覺一直孝順、善待長輩。她的言傳身教,也讓家中的晚輩學會了孝順與包容。
“學習、向上”
顏嶸是一家公司的總經(jīng)理,在外人看來,她是一名“女漢子”,可在她內(nèi)心深處,家是最溫暖的港灣。
“家讓我有了奮斗的目標,而學習、向上就是生活的動力。”顏嶸說,不管是在家還是在公司,她都要求大家不斷學習、天天進步。2006年,她兒子獲“蔣震海海外研究生獎學金”(全國共8人),目前,在美國普渡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其實,我們夫妻倆的起點低,通過參加自學考試,努力增長學識,才在城里找到了工作。”顏嶸說,平時,在督促孩子學習時,我們夫妻也一起學習,自然而然,學習、向上成為家中的一種習慣。
她說,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兒女是父母的鏡子。良好家風是孩子的人生養(yǎng)料,是長輩給晚輩的最好饋贈。
“自強不息”
“自強不息,永不放棄。”袁平始終記得,父親去世前對自己說的這八個字。她說,“父親是一名軍人,母親是一位老師,他們對子女一直要求非常嚴格。
參加此次座談之前,袁平向母親征求意見,經(jīng)過商量,總結(jié)出了“愛國愛家、孝順愛親、品行優(yōu)良、光明正大、自強不息”的家規(guī)。袁平說,“得益于這些家規(guī),我在事業(yè)、家庭方面,都順順利利。”目前,她是株硬集團鈷粉廠廠長兼黨支部書記。
袁平的兒子因喜歡數(shù)學,進入復(fù)旦大學數(shù)學學院學習,學業(yè)一帆風順。在袁平看來,做一個智慧的媽媽,首先要教小孩做人,讓孩子學會感恩和尊重。“只有互相尊重,才能讓每個家庭成員修身持家、自省自勵,在社會中得到別人的尊重。”
編輯:向胤蓉
來源:株洲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