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群和兩位需要照顧的老人 熊威/攝
在株洲石峰區(qū)清水塘社區(qū),好媳婦劉愛群的故事被鄰里傳頌:公公婆婆對她比對女兒還親,貼身的銀行存折全交給她保管;劉愛群則無怨無悔照顧癱瘓的婆婆10多年,照顧患有老年癡呆癥的公公3年。
鄰居說,真的很羨慕劉愛群這一家子。
公婆在她眼中是兩個(gè)“大毛毛”
劉愛群今年45歲,她的一天是這么開始的:早上6點(diǎn),為體重120斤的公公洗澡,盡管89歲的老人用了成人尿不濕,但還是拉了一身屎尿。劉愛群連拉帶背地把公公弄到浴室,花了半小時(shí)才洗完。
三年前,公公患上老年癡呆癥,喪失了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而80歲的婆婆,早在10多年前就腿腳不方便。二老全由劉愛群照料。
給公公洗完澡后,劉愛群忙著做早飯,先一口一口喂飽公公,自己則隨便扒上幾口飯,對付著吃。吃完還要收拾房間,給公婆洗臟衣服。
對于這種辛苦,劉愛群幾乎沒有怨言,她每天都小心細(xì)致地照顧著兩位老人。劉愛群一家并不富裕。6口人擠在50平方米的小房子內(nèi),家具、擺設(shè)也都是這個(gè)姐姐家送來一件,那個(gè)姐姐家送來一件,但劉愛群把家里收拾得一塵不染,處處體現(xiàn)家的溫暖。
劉愛群說,在她眼中,一直把公公婆婆看成兩個(gè)“大毛毛”,有時(shí)候早上好不容易把他們從床上拉起來,但不管是脫衣服還是穿衣服,他們都不會(huì)伸手和抬腳,有時(shí)候還會(huì)用力抵抗。夏天還好,冬天就怕老人家感冒。有時(shí)候,剛剛洗完,老人的大小便說拉就拉,又得重新洗。
劉愛群的公公雖然說話含糊,但還會(huì)“調(diào)皮”地挑菜,不好吃的吐掉,好吃就接著吃,劉愛群擔(dān)心他吃快了卡著,總要用調(diào)羹摳。
老人眼中媳婦比女兒還重要
陳建輝是劉愛群的大姐,因?yàn)樯眢w不好,又住得遠(yuǎn),所以不能天天幫忙照顧父母,因此她很體貼弟媳的辛苦。
婆婆晚上經(jīng)常會(huì)莫名感嘆,陳建輝擔(dān)心弟媳一家晚上休息不好。聽說弟媳對門出租,打算租下來,讓弟媳一家人住過去,“她白天那么辛苦了,晚上要是不睡好,身體都會(huì)拖垮去。”
可陳建輝的一番好意,劉愛群誤會(huì)了,以為是大姐“嫌棄”她沒照顧好公婆,所以要他們搬出去住。
當(dāng)陳建輝把自己的原意說出來后,劉愛群很感動(dòng),但還是婉言拒絕了,她知道,幾位姐姐家境不寬裕,要湊錢給他們租房子,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她想著為幾位姐姐省錢,就極力勸她們打消這一念頭,在她看來,伺候公婆,原本就是自己分內(nèi)的事情,不需要大家這樣做。
陳建輝說,在爸爸眼中,媳婦比女兒還要重要,爸爸還沒得病的時(shí)候,就把存折交給媳婦保管。
好媳婦喜歡唱歌,鄰居爭相請她唱
83歲的朱大爺,既是劉愛群公公的老同事,又是他們家的老鄰居,幾乎每天都來串門。朱爺爺說,像小劉這種,10多年來這么細(xì)致地照顧公婆的,他很少見,也很羨慕,“我恨不得小劉是我們家媳婦。”
朱爺爺說,有一次小劉把公婆安頓好后,到菜市場買菜,他和幾個(gè)鄰居在樓下聊天,聽到小劉的婆婆在窗戶邊使勁喊,絆噠!絆噠!原來公公從沙發(fā)上摔下來了。劉愛群聽說公公摔跤了,她急得把菜都丟掉了,一路狂奔回家,把公公扶起。因?yàn)榕艿眉保种活欀龉炎约旱难W了,痛了很久,反倒是他公公沒什么事。
鄰居們被劉愛群的行為感動(dòng)了,也很心疼這個(gè)好媳婦,他們知道劉愛群沒什么其他的愛好,就是喜歡唱歌,每天干活都要哼上幾句。所以,鄰居張奶奶出錢,喊劉愛群到卡拉OK廳去唱歌,其他鄰居以及他們的親戚都常爭著請劉愛群唱歌。
編輯:向胤蓉
來源:株洲晚報(bà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