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們在周連英自行出資修建的“小廣場”下象棋。圖片來源:株洲文明網(wǎng)

村民們在周連英自行出資修建的“小廣場”健身。圖片來源:株洲文明網(wǎng)

孩子們在周連英自行出資修建的“小廣場”玩耍。圖片來源:株洲文明網(wǎng)

孩子們在周連英自行出資修建的“小廣場”運動。圖片來源:株洲文明網(wǎng)
“門前三小”是攸縣群眾活動的重要陣地,作為一項接地氣、揚正氣、培風氣的工程,充分激發(fā)了鄉(xiāng)村文明建設(shè)活力。在政府出資的同時,不斷有社會資金注入到這項惠民工程中來。家住攸縣菜花坪社區(qū)泉水塘組的周連英和丈夫陳黃生,自行出資18萬建成了一個家門口的“門前三小”。
周連英是組里的婦女組長,待人接物和氣有禮,她家的屋場也就成了鄰里鄉(xiāng)親的集會中心,大家一有空就過來聊天閑坐,跳廣場舞。隨著來她家的鄉(xiāng)親越來越多,原有的場地已經(jīng)不能滿足大家的活動需要,于是周連英萌生了修建一個微型“門前三小”的想法。
周連英說:“大家都到了一定的年紀,身上有些病痛,搞個這樣的廣場,可以讓老年人健一下身鍛煉身體。”
說干就干,周連英今年正月初八就開始動工,填土方、硬化、裝燈、修建書屋,并爭取到了6套健身器材。經(jīng)過3個月的苦干,一個面積600多平方米,5間房屋的“門前三小”已經(jīng)初具雛形。雖然目前小書屋和小講堂還在完善當中,但這里已然是村民的休閑中心和留守兒童的樂園。
村民王春英:“這里修建一下對我們來說太好了,感到非常幸福。我們有空就來坐一坐,跳廣場舞,打球,村民之間也很和睦。”
村民陳冬橋:“修建了‘門前三小’后開展娛樂活動很方便,這里有樟樹也很蔭涼,很舒服。”
家人始終是周連英最堅強的后盾,平時鄉(xiāng)親們喜歡來家里串門,周連英客禮相待,一年光一次性的茶杯就要用掉近萬只。這次修建“門前三小”,更是花光了家里多年的積蓄。
周連英丈夫陳黃生:“我們夫妻倆一般都有商量,為了大家的身體健康,讓大家在這好開展活動,我大力支持。”
周連英:“總投資18萬多,我們夫妻倆都沒有覺得心疼。這是為組民服務(wù),他們在這里有個寬敞的場地健身,能有個好身體,我看在眼里覺得舒服,很值得。”(攸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劉衛(wèi)紅)
編輯:龍 建清
來源:株洲文明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