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德貴和老伴 記者 謝慧/攝
丈夫:孔德貴 65歲
妻子:胡淑華 64歲
居住地:株洲蘆淞區(qū)沿河社區(qū)
共同愛好:做義工
他們是一對恩愛夫妻。丈夫叫孔德貴,街坊們叫他“老孔”。老孔到中年時自學了法律。退休后,他為務工人員、學生免費上法律課,成了社區(qū)里的義務“法律咨詢師”。妻子胡淑華,永遠是面帶笑容,在社區(qū)里做了14年的志愿者,是社區(qū)有名的“熱心大姐”、和事佬。
提起這對夫妻,居民們都笑說,他們兩口子感情好,對人也熱心。聽到這個評價,老孔擺了擺手說,都是些小事。
【丈夫】
自學法律,義務為街坊當法律顧問
老孔退休前是一名政治老師,學習法律的事,還要從1998年說起。當時,老孔從建筑五公司調到楓葉小學,假期多了起來,趁著休息時間,他去電大學習了法律。從學習刑法,到通讀各種法律條款,老孔用了近10年的時間。
2011年,老孔從學校退休,之后義務為學校、務工人員和社區(qū)居民上起了法律課。除了上課,老孔還是鄰居們的“法律顧問”。
老孔說,社區(qū)的居民尤其是老年人遇到什么事,都會過來找他聊聊。他會運用自己所學的法律知識為大家分析情況。
前段時間,一名80多歲的老人找到老孔說,他和兒子為了房產證寫誰的名字,吵個不停。本來這事沒什么好爭的,可房子不寫自己的名字,老人覺得不踏實。老孔從法律角度為老人分析了兩個多小時,還勸他把時間放在鍛煉身體上會更好些。“在這之后,老人的精氣神好了很多,也不跟兒子吵了。”老孔說。
【妻子】
社區(qū)最早的志愿者,有名的和事佬
老孔的妻子胡淑華是社區(qū)里有名的和事佬。
胡淑華是社區(qū)最早的一批志愿者。2001年退休后,她成了樓棟長,專門為樓棟的居民服務。此外,她還經常幫助社區(qū)的老人。
前幾天,胡淑華調解了一起老人與兒子間的矛盾。父子倆爭吵時,甚至動起了手,兒子一氣之下離家出走。胡淑華告訴記者,當時,老人很固執(zhí),誰的話都不聽,但她一過去勸說了幾句,老人便聽了她的建議,答應和兒子好好溝通,多聽聽孩子的意見。
做調解工作,胡淑華有一套自己的經驗。“要懂得換位思考,多為別人想,別人也會為你想的。”胡淑華說,“想和別人成功交流,記得說話的時候,一定要從對方感興趣的話題著手。”(株洲晚報記者 王娜)
編輯:向胤蓉
來源:株洲文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