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娥:4元理發(fā)12年沒漲價
株洲文明網 2024-03-12 11:46:00

劉金娥專心為顧客理發(fā) 圖片來源:株洲文明網
3月11日,是農歷二月初二,各理發(fā)店迎來了忙碌的一天。一人、一桌、一椅、一剪,但凡有老年人來理發(fā),現年55歲的社區(qū)理發(fā)師劉金娥揮動剪刀和推子開始理發(fā),并耐心詢問老人的理發(fā)需求,單次剪發(fā)只收4元錢。12年來,她的理發(fā)價格始終沒有上調。
一天剪了近八十個“頭”
蘆淞區(qū)董家塅街道航空夜市有條小巷,走進去轉幾個彎來到一個操場,就到了劉金娥的理發(fā)攤。大清早這里能聽到各種各樣的晨練聲響,彌漫著市井的煙火氣。
當天早上8點剛過,劉金娥還沒來得及吃早飯。“提前了一小時騎電動車過來,從早上八點開始理發(fā),到現在已經剪了三十多個。”說話間,她的眼光也沒離開過客人的頭頂。
等待剪頭的居民已排了五六個,但都不急不慌的樣子,手揣在兜里,擺著龍門陣等候。65歲的老顧客楊大爺特意趁“二月二”來理發(fā),“這個價格現在很少見到了,我平均1個月來理發(fā)一次,她的手藝不錯!”剪完后,他滿意地掏出5元錢。
理一次發(fā)需要6分鐘左右,劉金娥預計,晚上還要迎來一波“高峰”。“每年的二月二都是搞手腳不贏的一天,基本上從早忙到晚,回到家躺床上手都抬不起來了。”她說,盡管理發(fā)的人多,她并沒有怠慢,“要是剪得不好,我會覺得心里不舒服。”
夜幕降臨,理發(fā)攤的燈光亮到了九點,一共剪了近八十個“頭”。劉金娥送走最后一位客人,又把地上的碎頭發(fā)打掃干凈。
二月初二是個分水嶺,之后理發(fā)店的生意將進入回暖期。
4元的價格8年沒變過
守著這不到3平方米的小攤,劉金娥聽到的故事可不少,也認識了許多聊得來的朋友。在居民的眼中,她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感染了許多人,來理發(fā)的客人有時聊著聊著就想起了不開心的事,劉金娥總能以另一種角度鼓勵他們。
在她看來,理發(fā)問題一直困擾著不少老年人。外面的理發(fā)店價格不菲,有些年輕理發(fā)師也不喜歡剪老人頭,而社區(qū)理發(fā)攤正好解決了這些問題。
從第一天在董家塅街道擺攤理發(fā),單次理發(fā)4元已經連續(xù)12年沒有上漲了。有顧客勸她漲價,她總是搖頭。“這里很多下崗居民,哪能輕易漲價?漲了價,我不好意思面對老顧客。”
她說,走出這條巷子,外面的理發(fā)店都是25元起。她不覺得外面的收費貴,但“畢竟別人開門面,成本高,經營不容易”。
有一些住附近的老顧客搬走了,有的坐著公交車回來理發(fā),就沖她剪得不錯還便宜。“還有人打出租車來,車費都花了二十多,理發(fā)完,留下5元就走。我追出去補錢他們還不肯要。”劉金娥有點不好意思地搓搓手。(株洲晚報融媒體記者/楊凌凌)
作者:楊凌凌
編輯:劉小偉
來源:株洲文明網
編輯:劉小偉
來源:株洲文明網

道德風尚

發(fā)布廳

志愿服務
全民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