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一個女人最美的青春時光,獻給了工作,是怎樣的感受?
對于株洲七斗沖社區(qū)書記肖張?zhí)m來說,這是幸福的。
七斗沖社區(qū)是2004年企業(yè)破產改制后新成立的社區(qū),下崗失業(yè)人員占了絕大部分。其中,懷有負面情緒的人特別多,更有不少老人難以安撫。就是這樣的情況下,肖張?zhí)m赴任七斗沖社區(qū)書記。
肖張?zhí)m走家串戶,每到一家,開口就問家里有沒有困難,需不需要社區(qū)來解決。若是家里有老人的,更是噓寒問暖,關懷備至。
幾個月后,肖張?zhí)m對哪個家中是否有殘疾人,是否有黨員、育齡婦女、老人孩子、下崗無業(yè)人員都十分清楚,對社區(qū)內的老、弱、病、殘、貧心里都有一本賬。
社區(qū)居民孫小春的丈夫在一次車禍中去世,她自己也患有嚴重的心臟病。屋漏偏逢連夜雨,她的兒子在家庭和愛情上接連受挫,精神上也出了問題。兒子不好照顧,丈夫的賠償款也因找不到肇事人而無法落實,這個家庭一時間陷入了絕境。
得知這個情況后,肖張?zhí)m親自帶著孫小春跑法院、找肇事人,并幫助她申請到了法律援助。同時,向上級民政部門匯報孫小春家的困難情況,為其辦理了低保待遇,聯系了區(qū)機關單位對其進行定點幫扶。
居民的生活有保障了,滿足他們的精神需求也很重要。為了這一目標,肖張?zhí)m開了很多次會,并在居民中收集意愿。
幾個月后,“同心樓”拔地而起!
“同心樓”內設有同心書屋、同心講堂、同心超市、民族工作室等功能區(qū),還有居家養(yǎng)老服務站。肖張?zhí)m還建起了“春蕾愛心小屋”,并由專門的志愿者為留守困難兒童提供舞蹈、書法、作文等課外輔導。
在“巧手工坊”里,我們見到不少居民自己手工制作的作品。其中,更有不少作品以拍賣的形式被買走,所得的錢款用于捐助給社區(qū)貧困居民。
在“翰墨天地”的墻上,掛滿了書畫愛好者的藝術作品。不少區(qū)里的干部也喜歡來這兒潑墨揮毫,并留下自己的作品,與社區(qū)居民交流共賞。
“看到他們樂在其中,我們就不會覺得累了。”肖張?zhí)m扎根社區(qū)十幾年,將七斗沖社區(qū)打造成了人人稱贊的幸福社區(qū)。(株洲日報)
編輯:向胤蓉
來源:株洲文明網
- 自強不息或樂于助人 一起聆聽兩個湖南省文明家庭的故事
- 株洲市黨代表劉光躍到社區(qū)工作室開展活動
- 建“同心樓”株洲七斗沖社區(qū)有個“療傷”書記
- 夜雨滂沱入湘潭 株洲民警追賊獲點贊
- 誓雪國恥筒:一個醴陵籍抗日青年最后的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