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株洲炎陵縣下村鄉(xiāng)學校的期末壓軸微電影《有愛就有家》在學校操場舉行隆重的首映式。影片以留守兒童堅強生活的勵志故事,傳遞親情的溫暖,觀眾為之動容。這是該校學生的第14部微電影。
微電影《有愛就有家》講述了兩位女生和自己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堅強生活的真實故事。影片主演是下村鄉(xiāng)學校六年級黃思言和七年級黃學兩位女生,她們的父母都已外出務工十幾年未曾回家。
黃思言同學說,“現在連自己的父母親長什么樣子都記不太清楚了。”奶奶告訴她,“爸爸、媽媽總會回來的。”就這樣,女生一天天盼望著遠方的父母回家,但一年又一年的過去了,父母還是杳無音信。黃思言說,隨著自己一天天長大,也理解父母了,認為他們可能也有生活的難處,現在自己身邊還有奶奶的愛,也感到幸福。
首映式上,校長劉顯文表示,“愛,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溫暖、幸福;愛,讓我們變得勇敢、堅強。愛,人間隨處可見,有黨和政府的關懷,慈善人士的關心,社會是我們的家;有學校老師和同學的照顧幫助,學校是我們的家;有爺爺、奶奶的溫存,也是我們溫暖的家。我們身邊處處有情,到處有愛,有愛就有家!”
據悉,該校每部微電影都是真實的德育素材,而每場首映禮都是獨一無二的德育課堂。在每場電影開映之前,老師都要先講解電影的主題。微電影除在學校放映外,還會把這些微電影傳到網上,讓孩子們的父母也能看到。外出打工的父母通過網絡看了孩子們拍攝的微電影,他們有的原本不打算回家過年的,也為了孩子歷經艱難買了火車票,回家團聚。
下村鄉(xiāng)學校,坐落在海拔2115米的神農峰半山腰,是湖南炎陵最偏遠、最艱苦的九年一貫制山區(qū)學校。但誰也沒有想不到的是,這所鄉(xiāng)村學校的山里娃娃們先后拍攝出14部微電影,他們自編自導自演自己的精彩故事,傳遞德育正能量。
這一新穎的教育方式,已經受到了社會廣泛的關注。2014年,學校從2萬多所參評小學中脫穎而出,獲評全國“快樂希望小學”。(株洲晚報)
編輯:向胤蓉
來源:株洲文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