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劉先生通過手機(jī)視頻可以看到老人在家里的情況 記者謝慧/攝
孝心是一張輪椅 載著94歲的母親游遍市區(qū)景點
孝心是一份晚報 一訂14年只為父母晚年不寂寞
孝心是一個探頭 工作間隙看看老人在家安全否
最近半個月,株洲市民劉先生在忙著給94歲的母親辦理身份證。他說,母親當(dāng)了一輩子賢妻良母,從沒辦過身份證。今年,他想帶父母去體驗高鐵,才想起辦身份證這回事。11月23日,提起這件事,劉先生的父親劉大爺直夸兒女們孝順。
父母年紀(jì)大不能出遠(yuǎn)門,他帶兩老游遍市區(qū)
劉大爺說,他有五個孩子,分別在長沙、益陽和株洲等地,沒有一個不孝順的。不過,最貼心的,還是株洲的小兒子,說好每家住半年,他們卻在株洲兒子家一住就是24年。
劉先生說,父親年輕時是教師,母親是典型的家庭主婦,為人都非常和善。母親四十歲才生下他,自己小孩出生后,母親已經(jīng)七十多歲了,但還是堅持要幫忙帶孩子。
從小,劉先生就感念父母的寵愛,默默地跟自己說,長大后,也要將最好的給父母。1982年,劉先生在株洲參加工作,單位發(fā)了那時的稀罕水果——甜橙,劉先生自己舍不得吃,用紙一個一個包好,怕自己忍不住吃掉,就藏在了閣樓上,等過年回家的時候帶給父母,“父母在鄉(xiāng)下都沒見過,那時金貴著呢。”
劉先生說,自己一直有個愿望,就是帶父母游一次北京,可是兄弟姐妹和醫(yī)生都不支持,他覺得很遺憾。為了填補缺憾,今年,劉先生萌生出帶兩老坐高鐵的想法,“不一定要很遠(yuǎn),想讓他們體驗體驗。”
“天氣好的時候,我就想帶他們出去走走。”劉先生說,因為母親行動不便,出門要坐輪椅,今年,他和妻子除了帶父母到黃花機(jī)場看飛機(jī)外,還帶著兩老登過神農(nóng)塔、游過神農(nóng)湖,到過方特歡樂世界,全市的各大公園,經(jīng)常能看到一家人溫馨的畫面。
安裝智能家居系統(tǒng),工作間隙看一眼家中父母
劉先生說,由于忙于工作,每天都是半夜才回家。為了不讓父母在家寂寞,他給老人訂了三份報紙,其中就有株洲晚報。
劉大爺跟記者說,從晚報創(chuàng)刊起,兒子就給他訂了,這一訂就是14年,在他心里,晚報就是一份孝心報。前幾日,劉先生又給父親買了兩套人物傳記和一套養(yǎng)生書籍。
今年,母親年滿94歲,父親也93歲高齡了,說起盡孝,劉先生說,主要是妻子的功勞。特別是2010年母親意外摔傷,從那時起,照顧母親的重任主要壓在妻子身上。
劉先生說,妻子早上六點多就起床給父母做飯,7點半出門,中午還要趕7公里路,從河西紅星美凱龍趕回蘆淞區(qū)太子路的家里給父母做飯,累了一天,晚上回家妻子還要給母親洗澡擦身。說起妻子,劉先生流露出無限的感激和敬佩。
去年開始,劉先生在家安裝了智能家居系統(tǒng),工作的間隙,就打開手機(jī),通過家中的攝像頭查看父母的動態(tài),劉先生說,自己時常看看,在外一天才安心。
同事曠女士說,在劉先生和妻子的帶動下,周圍的同事朋友,有以前對父母盡孝不當(dāng)?shù)模F(xiàn)在都改變了心態(tài)和方式。(株洲晚報)
編輯:向胤蓉
來源:株洲文明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