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2010年開始,株洲市每年義務植樹820萬株。圖為綠樹掩映的湘江風光帶。汪成/攝
創(chuàng)建國家森林城市,離不開全民義務植樹造林。記者從株洲市林業(yè)局綠委辦獲悉,自1981年義務植樹開展以來,全市累計約有5200萬人次參與全民義務植樹,植樹2.328億株。而從2010年開始,株洲市每年都會植下820萬株樹木,給株洲大地植下濃濃綠蔭。
重數量
全市義務植樹基地已有278處,面積16940公頃
6月10日上午,記者來到湘江風光帶靠近體育中心段的義務植樹基地看到,去年在此植下的100余株櫻花樹全部長出了綠葉,長勢喜人,將湘江風光帶裝點得綠意十足。
在全市,這樣的義務植樹基地共有278處,面積達16940公頃。株洲市林業(yè)局綠委辦主任黃新強介紹,近幾年,株洲市都以“綠色株洲建設”、“國家森林城市”等創(chuàng)建活動為載體,將城市綠地系統(tǒng)與城市周邊聯系起來,包括山川、水體、農田、林田等,實現城市、郊區(qū)、鄉(xiāng)村綠化一體化。
義務植樹開展以來,全市新建義務植樹基地278處,面積16940公頃。其中,1981年至2010年新增義務植樹基地137處;2011新建株洲縣仙井鄉(xiāng)、攸縣攸州公園等13個植樹基地;2012年新增醴陵市獅子嶺、石峰區(qū)九郎山、炎陵霞陽鎮(zhèn)等58個植樹基地;2013年新增荷塘區(qū)仙庾鎮(zhèn)霞山村、蘆淞區(qū)白關鎮(zhèn)白關村新塘沖、云龍示范區(qū)學林辦事處磐龍社區(qū)等40個義務植樹基地;2014年新增天元區(qū)群豐鎮(zhèn)竹溪社區(qū)、茶陵縣衡炎高速兩旁等30個植樹基地。
重質量
義務植樹結束后 技術人員會及時檢查
“義務植樹活動期間,我們有專門技術人員負責指導植樹。”黃新強說,義務植樹人員基本上都遵照“三埋兩踩一提苗”的技術規(guī)程,認真完成每一個植樹環(huán)節(jié);植樹結束后,技術人員會及時進行質量檢查,一旦發(fā)現質量不合格的,馬上采取補救措施,做到保質保量完成好每一棵植樹任務。
據統(tǒng)計,1981年至2006年,株洲市共完成義務植樹15940萬株;2006年至2009年,株洲市每年完成810萬株義務植樹;自2010年開始,株洲市每年完成820萬株,均超額完成省綠委辦下達的義務植樹任務。
創(chuàng)森小知識
1、2007年4月12日,經市民評選,株洲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決定:樟樹為株洲市市樹,紅檵木為株洲市市花。
2、株洲市的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為:神農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酒埠江國家級濕地公園。
3、株洲市的國家級濕地公園:酒埠江濕地公園。(株洲晚報)
編輯:向胤蓉
來源:株洲文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