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晚報總編輯助理董啟剛給曹新艷送上彩虹郵包
曹亮冰和他的奶奶一起住在只有一盞燈的屋子里
株洲晚報14周年慶生,記者編輯為留守兒童捐購144個彩虹郵包
“六一”前夕,記者與郵遞員前往茶陵農(nóng)村,送去10個彩虹郵包
走訪時間:
5月30日下午
走訪地點:
株洲市茶陵縣棗市鎮(zhèn)曹柏村
走訪對象名單:譚佳明、譚樂寅、譚陽陽、曹江霞、曹宇婷、曹新艷、曹亮冰、譚清雁、曹秋紅、譚雨欣
留守兒童,一個令人心酸的群體。他們的父母為了生計離開年幼的孩子,外出打工,用勤勞獲取收入,但他們的兒女卻留在農(nóng)村,每年相聚的時間微乎其微……
5月30日下午,株洲晚報總編輯助理董啟剛代表晚報,與株洲市郵政公司的負責人一行從株洲出發(fā),前往茶陵縣棗市鎮(zhèn)曹柏村,與茶陵縣婦聯(lián)、茶陵縣郵政局一起為10個留守兒童送去了10個“彩虹郵包”,讓他們和晚報一起過節(jié),祝愿他們快樂成長。
此次送“彩虹郵包”之行是由株洲市文明辦、株洲市婦聯(lián)、株洲郵政、株洲晚報共同發(fā)起的“傳遞彩虹郵包 情暖留守兒童”大型公益活動內(nèi)容之一。在六一節(jié)前,株洲晚報全體編輯記者響應(yīng)編輯部號召,在晚報創(chuàng)刊14周年之際,每人捐購兩份甚至更多的“彩虹郵包”,共計144份,為留守兒童送去節(jié)日問候。
接下來的幾天,余下的134份“彩虹郵包”將陸續(xù)“起航”,送往全市134個留守兒童手中。
姓名:曹新艷
年齡:13歲
“株洲晚報編輯部,
感謝你們對我的關(guān)心”
在曹新艷家門口,三四位留守老人在拉家常、嗑瓜子,看到我們到來,曹新艷的爺爺曹冬榮立馬起身,去喊“新艷,新艷吶!”
啃著桃子出來的曹新艷看到我們,先是吃了一驚,又回到里屋把手中的桃子放了,很羞澀地走了出來。曹新艷從株洲晚報記者編輯代表董啟剛手中接過“彩虹郵包”,很是感動。
練字王、課外讀物、食品包……一件件禮物拿了出來后,曹新艷發(fā)現(xiàn)了包內(nèi)有一張感恩回音卡。詢問了是誰給她送去的“郵包”后,曹新艷拿出了筆,在“收件人”一欄寫上了:“株洲晚報編輯部”,并寫上了“感謝你們對我的關(guān)心”。
曹新艷的爸爸在長沙做建筑工,媽媽則在株洲打工,自己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雖然在外打工,但是每次暑假,曹新艷的父母都會回老家,“他們回來待很久,至于待多久我也不清楚,反正是很久很久。”曹新艷說,父母回家后會陪著自己一起看電視,“那個時候,是我感覺最快樂的時候。”說這話時,曹新艷顯得有點小激動。
曹新艷說,雖然有13歲了,但她從未收到過“六一節(jié)禮物”,這一次,除了驚喜,剩下的就是感動了。
于是,她還向我們問了手機,想給在株洲的媽媽打個電話,告訴她今天很開心收到了一份“六一禮物”。不過,兩個電話撥打后,曹新艷媽媽的手機一直未能接通,沒人接聽。“沒關(guān)系,我晚上再打她電話,和她分享。”曹新艷笑著說。
姓名:曹亮冰
年齡:15歲
父母不在身邊
他想靠自己努力走出村莊
曹亮冰的家可以用昏暗來形容,廚房、臥房和一間雜屋,三間房僅靠唯一的一盞節(jié)能燈照亮。
瘦高的個兒,黑黑的皮膚,不愛說話,悶悶的,可是十五歲的年紀正是青春好年華,卻被生活抹平了微笑。
正在讀初三的曹亮冰學習很緊張,他一心想考取茶陵縣一中,想要靠自己的力量走出村子,擺脫貧困的命運,所以他說要加倍努力。
曹亮冰說,遠在廣州打工的父母不能在身邊督促,所以他的學習完全只能靠自己,奶奶只能照顧他的飲食起居。
收到晚報編輯部送去的彩虹郵包,曹亮冰靦腆地說了聲“謝謝”,嘴角露出了微笑。
編輯:向胤蓉
來源:株洲文明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