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涼了,朱爹爹幫易娭毑扣上扣子 記者 謝慧/攝
株洲81歲的易娭毑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但上班的上班,外出的外出,沒一個兒女能留在在身邊照顧她。易娭毑身體不錯,就是腿腳不方便,必須拄著拐杖才能外出。因為擔(dān)心出意外,老伴10多年前過世后,易娭毑就很少出門了。老人說,難以想象,如果沒有朱爹爹和老伴王娭毑的照顧,她恐怕每天都會為買菜發(fā)愁。
什么牌子的面、什么品種的菜
隔壁兩口子記得很清楚
易娭毑住在株洲石峰區(qū)株化生活區(qū)三區(qū)5棟,今年69歲的朱爹爹和老伴王娭毑住在她家隔壁,給易娭毑買菜、買米、買各種生活用品……從10多年前就開始了。
易娭毑說,那時候老伴剛?cè)ナ啦痪茫耐饶_又不方便。有天家里沒米了,只好拉下面子,向隔壁的王娭毑喊話:“王師傅,能麻煩你幫我個忙不咯,幫我去買袋米,我家沒米下鍋了。”于是,朱爹爹趕緊到市場上買了袋米。
把米買回來后,朱爹爹還把米貼心地放在了易娭毑客廳的桌子上,“這樣她就不用彎腰盛米了。”以后,王娭毑和朱爹爹成了易娭毑“跑腿”的人,和時下流行的跑腿公司相比,王娭毑和朱爺爺跑腿免費。
4月14日,記者詢問朱爹爹,易娭毑最喜歡吃什么牌子的面條,朱爹爹不假思索:“當(dāng)然是金健長壽面,3.5元一斤的那種。”面條是易娭毑的早餐,每天早上都需要,因為老人平日里比較節(jié)省,所以基本上都是朱爹爹兩口子去逛超市的時候,看到超市搞促銷活動,一次買回來四斤,這樣既省下了塊把錢,又吃到好東西。
朱爹爹說,易娭毑還喜歡吃雞蛋、雞肉,豬肉和魚吃得比較少,“每個月還要幫易娭毑買兩條煙,她有時還抽點煙解悶。”因為養(yǎng)老金長了,易娭毑的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前年買個冰箱,“沒買冰箱的時候,多的菜基本是寄存在我家或者另一個鄰居家里。”
因為有了這些好鄰居
生活變得溫暖
易娭毑的兒女在市區(qū),因工作繁忙,三個孩子平時回家次數(shù)并不多,家里常常就她一個人。也因此,電視機成了易娭毑消磨時光的最好載體。“14日晚電視機壞了,我可是一晚上都沒睡好。”易娭毑說,這10多年里,她的活動范圍就是門前和屋后,連湘天橋都沒有去過。
14日早上,易娭毑給王娭毑說起壞了電視機一事,王娭毑馬上就和小區(qū)修電視機的聯(lián)系了。
遇到好天氣,易娭毑常會撐著凳子到門前曬太陽,和鄰居聊天,有時也打打牌。易娭毑一個勁地說,如果沒有這些鄰居的幫忙,尤其是朱爹爹和王娭毑的幫忙,不知道生活會過得怎樣糟糕。
盡管朱爹爹也是老人,也到了需要人照顧的年齡,可他一個勁地說,都是鄰里街坊的,能搭手幫個忙,為什么不出點力呢?
編輯:向胤蓉
來源:株洲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