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濤在生活上全靠老伴照顧。謝慧/攝
11月29日一大早,家住株洲云龍示范區(qū)云峰湖社區(qū)的徐菊清就在院子里洗衣服。兩大桶厚重的衣服,花了她一上午時間。這些衣服,是丈夫唐海濤和“孫女”陳文同的。洗完衣服后,徐菊清出門摘蔬菜,回家?guī)桶c瘓的丈夫換洗,然后做飯,喂丈夫吃飯。
這些看似重復乏味的事情,徐菊清已經(jīng)做了35年。
丈夫癱瘓35年 她扛起這個家
因為常年照不進陽光,記者一走進唐家,就聞到一股潮濕的霉味。房間里的墻面也因為年久失修而龜裂。
今年75歲的唐海濤躺在床上,皮膚顯露出一種病態(tài)的慘白。前幾年,天氣好時,徐菊清會用輪椅推著丈夫唐海濤,去室外曬曬太陽。這兩年,唐海濤身體每況愈下,就很少出過門了。
35年前,正值壯年的唐海濤,在村附近的一個工廠打工,但才做了幾天,他便從三樓摔了下來,導致終身殘疾。
看著躺在病床上的丈夫,徐菊清憋著眼淚安慰他:“以后我會好好照顧著你的。”就這樣,徐菊清一肩扛起了生活的重擔。
生活難以為繼 她報名幫助市福利院帶孩子
17年前,已經(jīng)50歲的徐菊清身體每況愈下,不能再做重活,而唐海濤每月的低保金只有幾十元,兩人的生活難以為繼。徐菊清聽到消息稱,如果成為株洲市福利院的寄養(yǎng)家庭,幫助他們帶孩子,每月能有600元生活費。徐菊清就報了名。
第一個寄養(yǎng)在徐菊清家的孩子叫夏明杰,當時抱回家時,只有幾個月大,手部有點殘疾。徐菊清心疼孩子,每個月600元的生活費,也都用來給孩子買奶粉和玩具。“當時要帶孩子,還要照顧老伴,累是挺累的。但是聽到孩子叫‘奶奶’時,心里還是開心的。”
兩年后,美國一個家庭收養(yǎng)了夏明杰。隨后的幾年里,夏明杰的養(yǎng)父母,會定期從美國寄來孩子的照片,這些都被徐菊清珍藏著。
之后,徐菊清又陸續(xù)幫福利院照顧了10多個孩子,現(xiàn)在帶的這個“孫女”叫陳文同,已經(jīng)一歲半。“養(yǎng)了這么多年,都是心頭肉。”
希望兒女們能常回家看看
唐家有一個兒子,兩個女兒,但二老卻很少提起他們。
當時,唐海濤癱瘓,家里一貧如洗。或許是因為這樣,兒子不愛回家,在外游蕩著,后來更是離家出走,與二老再無聯(lián)系。
兩個女兒出嫁后,也很少回家。徐菊清每說到這,都會跟鄰居說:“我也不知道他們在干什么。”說完后,她又呵呵一笑,故作輕松。
其實,二老一直都想著兒女們。房門上,徐菊清用粉筆寫著兒女們的電話,她說,有時候想打過去,又怕他們在忙,她說她和老伴只想孩子們常回家看看,陪他們說說話。
編輯:向胤蓉
來源:株洲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