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癱瘓的奶奶床邊放張鋼絲床
小伙子一睡就是11年,“驢友”變宅男
34歲的胡聚羚有點兒胖、挺能說,是很有喜感的一個人。他非常熱愛旅游,可偏偏成了個宅男,現(xiàn)在還被同事笑話是“剩男”。其實,最大的原因是家里的實際情況:因為腦出血,82歲的奶奶癱瘓在床整整11年,胡聚羚承擔起陪夜職責,在奶奶的房間里放了張鋼絲床,一睡11年。而前年,給奶奶辦完后事不久,爸爸又患了同樣的病。
奶奶癱瘓在床,陪夜多年的他得了神經(jīng)衰弱
胡聚羚最怕聽到電話鈴響。他把家人的電話設置成了不同的鈴聲,鈴聲一響,心里就一緊,很多年都是這樣。
“我是奶奶帶大的,爺爺去世早,她就一直跟我們生活在一起,直到93歲去世。”胡聚羚說,奶奶是在某個中午發(fā)病的,此后,長期與病榻為伴,吃飯、上廁所、洗澡都需要人幫忙,但她的意識始終清醒。
白天,奶奶由兒子、兒媳照顧。晚上,胡聚羚承擔起了陪夜的職責。他在奶奶的房間里放了張鋼絲床,一睡11年。
臥病多年,奶奶總是擔心麻煩家人,成為拖累。特別是晚上,她擔心失禁,總是想起來上廁所,久而久之,成了習慣。最多的時候,奶奶一晚起來上11次廁所。胡聚羚每次都得從床上爬起來、招呼奶奶去廁所,所以,他至今睡不了安穩(wěn)覺,一點響動就能把他吵醒,醫(yī)生說,這是神經(jīng)衰弱的癥狀。
父親患同樣的病,他像哄孩子一樣陪著他
16日晚上,記者在胡家,看到胡聚羚正在給父親剪腳趾甲。別說腳趾甲,這些年來,奶奶、爸爸因失禁弄臟的床單、衣褲,他不知道洗了多少。
胡聚羚的父親已經(jīng)75歲。印象中,爸爸是個說一不二的漢子,外號“胡司令”。
現(xiàn)在,“胡司令”比奶奶當年的狀況更糟糕,意識逐漸模糊,常常表現(xiàn)得像個孩子,看電視節(jié)目《尋情記》,碰到激烈的爭吵場面,父親會把自己代入角色,久久不能自拔,常常為此罵上整個晚上,若不加安撫,連入睡都困難。
這時候,胡聚羚總像哄孩子一般陪父親說話、幫他按摩。他經(jīng)常上淘寶,主要是買些醫(yī)療器材。比如家里那張升降病床,可以睡覺也可以折起來當輪椅。
先后照顧兩位老人,超級驢友成了標準宅男
這些年來,胡聚羚下班后都會待在家里,成了標準的“宅男”。其實剛開始那會,單位的哥們喊他去唱歌、吃夜宵,他偶爾也去,只是會難以自控地惦記著奶奶和父親,擔心母親會因為攙扶不動父親而一起摔倒。“如果是這樣,我失去的就是兩個人,承受不起……”
十幾年來,胡聚羚從風華正茂的小伙變成了“熟男”,在單位里也晉升為“副課長”,算是中層干部。多年前,胡聚羚存錢買了套房子,但因為家人輪番生病,房子至今沒有裝修。
2009年,在第一屆“孝星”評選中,就有人向組委會推薦了胡聚羚。當時他拒絕了記者的采訪要求,理由是,他做的這些實在是應該做且必須要做的,還有更多情況更困難、條件更艱苦的人。
同事們、鄰居,甚至保姆都覺得胡聚羚付出太多,但他覺得,這是生活給他上的一課,教會他兩樣東西——堅強和責任。
編輯:瓏穹
來源:株洲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