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喷水_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久久_国产深夜福利视频在线_最爽的亂倫A片中国国产_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站_五月色影音先锋_双性人妻的yin荡生活_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丰满熟妇被猛烈进入高清片_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
政府出資,義工送愛 株洲草根義工的“公益春天”
株洲文明網 2013-10-17 09:32:00

  50歲的劉建香精精瘦瘦,說話聲音又尖又脆,做起事來飛快。不過,在株洲南大門市場,她的名聲比聲音更響——大樓里上千個商販都知道,在一樓過道里賣米粉討生活的劉建香,“境界”高,“把賣米粉賺的錢全拿去做義工了!”

  劉建香幫人幫得起勁,對別人傳她名聲卻“擺臉色”。記者前后3次到她的米粉攤“蹲點”采訪都吃了“閉門羹”。“一天光睡5個小時都忙不贏,哪有時間跟你扯?”每次她撂下這話,就往和諧家園的愛心超市趕。

  劉建香確實忙不贏,她是愛心超市的“義工店長”,走訪摸底、下鄉(xiāng)助學、扶殘助老,“身上少件衣,屋上少片瓦”的關愛對象,她都要顧念。從2011年開始,在她的打理下,愛心超市共為近千戶殘疾家庭、城市“三無人員”、重大疾病家庭等特困人群提供定期常態(tài)幫助。

  “前傳”:掃完廁所一身臭氣去幫人

  劉建香的“愛心史”很長,她13歲輟學出來“混社會”,雖然收入微薄,但總要勻出些錢來救助街頭流浪漢。“那時候‘義工’這個詞還沒出現(xiàn),但我實際上是30多年的老義工了。”她說。

  “小時候窮,交不起2塊5毛錢的學費,父親去隊上開了一張免費條,我記了一輩子。”劉建香說,在“苦水”里泡大的她,既感恩于成長中得到的所有關愛,“又見不得別人犯難”。

  她先是在醬菜廠打零工,后來又在董家塅一個小飯店幫廚。攢了點錢后,在南大門一樓水泥棚里租了個小鋪面賣盒飯。2008年汶川地震,她拿一個紙箱貼上紅紙當捐款箱,四處“化緣”為災區(qū)籌款。這次募捐讓她找到了“組織”——同在為災區(qū)人民四處募捐籌款的株洲義工社。

  2004年成立的株洲義工社,彼時已經吸納了義工近3000人。團隊里幫困扶病、撫殘救災、助學支教、禁毒環(huán)保等愛心活動很多。劉建香熱情高漲,常常撂下手里的事情就去做義工。她74歲的老父親一邊嗔怒,說她做好事“登仙了”,一邊跑去給她做幫手。

  不過,有時候,劉建香賣盒飯的營生實在耽誤不得,再怎么擠時間,有些義工活動還是參加不了。她干脆連盒飯都不賣了,在南大門攬了個掃廁所的活。500元錢一個月,掃完可以隨時走。

  她做事麻利,一排廁所幾個小時就能掃完。往往義工社一個電話打來,她放下掃把,衣服不換,趿拉一雙破膠鞋,帶身臭氣就上貧困家庭送關愛去了。

  500元錢無法維持生計,父親又拗不過她,只好擠出一點退休金接濟劉建香。父親感嘆:“她給別人做義工,我給她做義工。”

  “逃離”:不圖名利,只想更好地幫助人

  盡管已經成立多年,但株洲義工社一直沒有“合法身份”。“團隊里想做個志愿活動,有時候光批場地就耗去半個月。”劉建香性子急,碰上時間拖太久,她就不聽“組織安排”直接上南大門找個體商販求援。

  2010年以后,義工社的愛心活動越來越少,社長劉鵬搖有些力不從心:“我們沒一點活動經費,義工做好事又費精力,活動太多難以為繼。”

  這時候,劉建香從掃廁所“轉行”賣起了米粉。凌晨3點半起床,拽上父親幫忙拾掇,南大門批零商戶開市早,她早上5點半就可以開攤賣粉。早上8點收攤時,米粉基本上賣完,這樣做義工和忙生計就兩不誤了。

  見義工社愛心日益“縮水”,她和其他5名義工一商量,干脆從“組織”里退了出來。“退出來,不圖名不圖利,就是想更好地幫助人。”

  從“無組織”到“有組織”,再到“脫離組織”,劉建香心里泛起嘀咕:“我一心想做好事幫助人,但熱情再高,怎么總不能全使出來,不能幫到更多人呢?”

  “同盟”:搭建一個“公辦民營”愛心平臺

  2010年5月,劉健香申請住進了和諧家園小區(qū)。這是全市首個廉租房小區(qū),也是弱勢群體“集聚地”。頭年冬天,劉建香和一起退出的5名義工募集了很多冬衣還沒送完,她一尋思,決定自己掏錢租間門面。“小區(qū)里幾乎全是老弱病殘戶,募集來的冬衣和其他愛心物資剛好可以集中派發(fā)。”

  “劉建香的想法與我們的想法不謀而合。”市房產局副局長凌勇說,作為廉租房小區(qū),房產局當時正在籌劃實施“愛心小屋”、志愿幫扶的保障房后續(xù)管理措施。得知劉建香要租門面獻愛心,凌勇當即拍板,市房產局免費為她提供場地。

  此時,蘆淞區(qū)民政局慈善辦也在籌辦建立區(qū)級慈善超市事宜,正在為找不到專職人員打理慈善超市犯難。于是,區(qū)慈善辦決定,把慈善超市交給劉建香負責,并提供貨架和辦公用具。

  “跑去租場地前,我在心里把怎么開展愛心幫扶活動盤算好多遍,但怎么也想不到可以和政府一起搞!”劉建香歡喜異常,她回憶當時的情景:“市房產局、慈善辦雙方負責人把我叫去辦公室喝了杯茶,這么大的好事就敲定了!”

  “愛心超市的創(chuàng)辦人是市房產局、蘆淞區(qū)慈善辦和劉建香三方,這在我市開展公益慈善工作中,還是第一次。”凌勇把愛心超市稱為“公私合營”,“政府有資源和權威,搭起愛心平臺;劉建香有熱情、負責任,由她負責日常實物運營‘愛心’。”

  創(chuàng)新:政府“出資”,義工“送愛”

  很快,劉建香制定了一份年度愛心計劃,對和諧家園內低保戶、殘疾戶和重大疾病家庭、城市“三無人員”戶等特困戶按計劃派發(fā)愛心物資:春節(jié)、端午、中秋等節(jié)日開展定期關愛,其他時間實行動態(tài)幫扶。

  2011年5月15日,全國助殘日,愛心超市第一次“營業(yè)”,小區(qū)內所有3級以上殘疾家庭均可領受米、油、面條等愛心物資。愛心物資的資金來源均由市房產局、蘆淞區(qū)慈善辦負責籌集。

  此前,劉建香已經忙活了好幾個月。小區(qū)里共有住戶1400余戶,她帶著其他幾位義工挨家挨戶上門走訪。區(qū)慈善辦主任楊燕說:“60周歲以上的低保戶有多少,殘疾人有多少,重大疾病患者有多少,劉姐情況最熟悉,我們放手由她負責確定資助對象和分配愛心物資。”

  兩年來,劉建香一收攤就到愛心超市去“上班”。每天凌晨3點起床,卻要折騰到凌晨才停歇——困難戶們大多沒有手機,每次發(fā)放愛心物資前,都得一一上門通知。她卻勁頭十足:“我當了這么多年義工,一直夢想著可以使上勁幫助更多的人,現(xiàn)在是每天都在圓夢!”

  劉建香的“公益牌子”越來越響,很多愛心市民和企業(yè)都把捐助物資和款項往愛心超市里送。每一筆物資的發(fā)放和接收,劉建香都登記注冊。6本臺賬一擺,連南大門個體戶捐贈20個皮蛋這種“小事”,都有案可查。

  去年開始,經市慈善總會批準,區(qū)慈善辦與市房產局簽定協(xié)議,把房產局所有員工的“天天一元捐”資金作為專款用于愛心超市的公益事業(yè),自此愛心超市又有了“輸血”保障機制。

  凌勇說,愛心物資專用賬戶由慈善辦管理,義工不涉及錢物,但對愛心物資有分配權,這既對政府慈善基金進行了監(jiān)督,還能確保把物資發(fā)到真正的困難百姓手中。湖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王敏在評價和諧家園愛心超市的運作模式時稱:這是政府“搭臺”,民間公益人士“唱戲”,雙方良性互動,既降低了行政成本,又使公益慈善資源得到了最優(yōu)配置,堪稱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的一個成功樣本。

作者:江珍珍 郭燦
編輯:向胤蓉
來源:株洲文明網
分享到: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