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棄兒進入福利院 感受“類家庭”溫暖
株洲文明網(wǎng) 2013-09-22 09:02:00
9月17日,云田鎮(zhèn)的周阿姨哭著打來電話說,帶了兩年多的小玄松被送回福利院,心里十分不舍。“回家看到小家伙留下的衣服、鞋子,眼淚忍不住又掉了下來。屋子里沒有他,真是冷冷清清的。”周阿姨說。
小玄松是一名棄兒。2011年3月,小玄松被遺棄在天元區(qū),那時候他出生僅10天,患有先天性唇腭裂。由巡邏民警發(fā)現(xiàn)并交給了兒童福利院,之后寄養(yǎng)在云田鎮(zhèn)的周阿家。
兩年過去了,小玄松經(jīng)歷了唇腭裂修復手術,越來越白胖可愛,小家伙喊周阿姨“娭毑”。“他非常聰明,吃飯要用專門的碗,換一個花色差不多的,他都知道。”周阿姨說,小家伙給她家?guī)砹瞬簧贇g樂。
兒童福利院介紹,這次把小玄松接回去,是因為他到了接受學前教育的年紀。接下來,小玄松會到“類家庭”里生活。兒童福利院介紹,“類家庭”的地點就在福利院里,住房就像一般家庭的套間,有“爸爸”、“媽媽”和4-6個孩子。
擔任父母角色的,是一些與福利院有合同約定的市民,基本模式是,“媽媽”長期在“類家庭”里照顧孩子、承擔家務,“爸爸”白天會出去工作,晚上回家。對于智力正常的孩子,福利院會安排他們接受學前教育,或者送到學校讀書。
目前,2歲半的小玄松已經(jīng)到了進入小班的年紀,雖然與娭毑分離會讓雙方感覺難受,但從長遠考慮,孩子回到福利院,在接受啟蒙教育的同時,可以接觸到更多的同齡人,跟“爸爸”、“媽媽”在一起,對成長也有好處。
作者:李卉
編輯:向胤蓉
來源:株洲文明網(wǎng)
編輯:向胤蓉
來源:株洲文明網(wǎng)

重要精神
文明播報
全民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