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單薄,頭發(fā)蓬亂,衣衫破舊,指甲縫里藏著黑黑的污垢……不管刮風下雨,經常有一位老人在蘆淞區(qū)公園路附近揀破爛。
老人叫金行厚,今年已84歲。他揀破爛可不是為自己,而是將賣破爛的收入用于扶貧助學。他從不留名,周圍人不知道,老人還是一位老共產黨員,退休前還是某單位副局長。
小區(qū)居民不識“金局長”
記者先后五次聯系采訪金老,都被他婉拒了。11月29日,記者自行前往他所在的小區(qū)尋訪。
保安老李告訴記者:“昨晚11點多,他還拿著個手電筒,在小區(qū)的垃圾桶里翻東西。”
不過,小區(qū)很多人對金局長的身份不知曉。一位阿姨說道:“老金是局長啊?我跟他很熟,平時打招呼,從沒聽他提起過,我還以為就是個揀破爛的。”
小區(qū)內不見金老身影,電話也聯系不上。他去哪了?
業(yè)委會主任羅大槐調動小區(qū)所有監(jiān)控幫助記者搜尋。不出幾分鐘,金老出現在了監(jiān)控屏幕里——他低頭彎腰,手里提著三個袋子,正在一個綠色垃圾桶里翻找。大概找了3分鐘,又轉移到另一個垃圾桶。
好不容易找到了金老本人,記者再次提出去他家看看,他擺手拒絕說“家里太亂了”。
羅大槐說,金老家有個車庫,里面堆滿了破爛,還有一部分堆在家里,都有股嗆人的異味了,平常他很少讓別人進屋。
揀破爛只是為扶貧助學
“他揀破爛,全是為了幫助貧困學生和弱勢群體。”金老的老朋友唐壽星說。
金老為人低調,從不向身邊人提助學的事。一次偶然的機會,唐壽星去他家,發(fā)現滿屋子的瓶瓶罐罐,一再追問,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受金老的影響,唐壽星也參加了助學行動。
賣破爛時,金老經常和小販斤斤計較。一個瓶子,小販上門回收只給3分錢,金老不賣。他自己推著車子,送到一公里外的廢品站——那里一個瓶子1毛錢,可多賺7分錢。
揀破爛賣不了多少錢,為了幫助貧困學生,他還從自己的收入中拿出不少錢。
金老助學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就開始了。1978年,他就資助過兩位學生,在他的幫助下,這兩人后來都考上了大學。
株洲晚報每年舉辦“金秋助學”活動,他都會拿出5000元錢,委托唐壽星交給貧困學生。一位貧困女學生,從本科到研究生畢業(yè),都是金老資助的,每年資助的學費有七八千元。
金老自己卻過得很清貧,穿的衣服有的還是揀來的,他把節(jié)省下來的錢都用于了扶貧助學。
40年來,金老資助了多少錢,幫助了多少學生?他沒有統計過。
從一個人到愛心團隊
這兩天,金老又在為帥金華母女的生活犯愁。
帥金華是獻血英雄潘健的妻子。潘健是原煤氣公司員工,累計獻血28次1.58萬毫升,獲得過“全國無償獻血金獎”。不幸的是,他因患癌癥于去年5月去世。
潘健患病時,家庭生活陷入困境,一家三口蝸居在一棟民宅樓道的雜物間。他去世后,孩子上初中,妻子帥金華沒有穩(wěn)定工作。金老、康人環(huán)等人組織給他們家捐款,還跑到民政部門幫這對母子申請了低保,到教育部門幫孩子申請減免了學雜費。
金老扶貧助學的善舉感染著身邊人。為了幫助帥金華解決生計,一家餐飲店老板聯系帥金華,請她負責收銀工作。不過,帥金華因上晚班不能照顧孩子最終選擇了離職。為解決她們家的實際困難,金老他們還在想辦法。
2017年年底,金老、康人環(huán)、唐壽星等5位老共產黨員,自發(fā)組建了一個公益小組,愛心助學的規(guī)模越做越大。
株洲市行業(yè)辦領導介紹,金老在35歲時,就是茶陵縣委最年輕的常委,后調入原株洲市物資局當“二把手”。后來,干部隊伍建設倡導年輕化、知識化、專業(yè)化,初中文化的他49歲就退居二線。2003年,市里機構改革,單位被撤銷,金老在市行業(yè)辦退休。
“擁有知識,才有機會、有能力更好地報效國家。”金老說。這是一位老共產黨員不遺余力助學的出發(fā)點和人生樸素感悟。(株洲日報記者 俞強年)
編輯:向胤蓉
來源:株洲文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