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人間 她用第139次獻血 慶祝60歲生日
株洲文明網(wǎng) 2021-05-11 15:56:00
“把最好的生日禮物獻給有需要的人。”5月8日上午9時,黃月英靜靜地躺在市中心血站機采室的床上,鮮紅的血液從手臂緩緩流出,進入血液成分分離機。她的丈夫周智仁則在一旁為她加油鼓勁。

黃月英獻血時,丈夫周智仁為她加油打氣。圖片來源:株洲日報
當天是黃月英的60歲生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她完成了第139次獻血,也是自己的最后一次獻血。
“黃姐,你就像是一束光,照亮了無償獻血事業(yè)。”當天,市中心血站黨總支書記、站長劉昕晨特意趕到現(xiàn)場,為黃月英送上鮮花和蛋糕。
她的獻血總量足夠一個成人全身換血11遍
黃月英和丈夫周智仁都是株化集團的退休職工,工資微薄。面對清貧的生活,二人本可以利用自己的技術特長去其他企業(yè)工作,二人卻義無反顧地投入到無償獻血的“紅色事業(yè)”中。
“時間過得真快,一晃我就60歲了,沒想到這是我最后一次參與無償獻血……”輕輕撫摸著采血椅,黃月英滿是不舍。
她的獻血史得追溯到16年前。2005年7月17日,正在和丈夫逛街的黃月英看到,株百獻血屋掛著一個“急需B型血”的牌子。幾乎沒有多想,二人走了進去。
“獻血能夠救人,還對身體無害,我覺得一舉兩得。”黃月英說,第一次獻血后,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就這樣,夫妻倆與無償獻血結(jié)下不解之緣。
這一堅持就是16年。16年來,黃月英累計獻血139次,獻血總量53000毫升;周智仁(2018年滿60歲)獻血81次,獻血總量19400毫升。
53000毫升血液是什么概念?據(jù)統(tǒng)計,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血液總量約為4200—4800毫升。這意味著,黃月英獻出的血液總量足夠一個成人全身換血11遍。
這對“紅色”夫妻也在2012年至2013年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評選中,均獲得金獎,這在全國都很罕見。
她是應急獻血的“救火員”
為了增加獻血頻率,2009年,黃月英開始捐獻機采成分血。這意味著,只要身體達標,每隔14天,她就能進行一次獻血。
血液緩緩流入分離機,再從全血中分離出血小板,同時將其他血液成分回輸?shù)襟w內(nèi)……這是機采成分血的全過程。
像這樣的機采血小板,每采一次需要一個多小時,且捐獻者要保持手臂紋絲不動,黃月英從無怨言。多年來,只要有需求,她總是第一時間響應。有人笑稱她是應急獻血的“救火員”。
2015年1月27日,天元區(qū)一名25歲的女教師突發(fā)病毒性心肌炎,引發(fā)重癥敗血癥,急需B型血血小板,心急如焚的家人向社會求助。血站打來電話時,黃月英正在為家人準備午餐。得知情況緊急,她立刻放下手頭的事情趕到血站,捐獻了2個單位的機采血小板。
“一袋血可以挽救一條生命,這真不是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事情。”黃月英說,她已記不清自己參加了多少次這樣的緊急救援。她慶幸的是,幾乎每一次,她都能夠略盡綿薄之力。
將和丈夫繼續(xù)堅持這份“紅色”事業(yè)
在石峰區(qū)清石廣場北側(cè),有一間整潔的紅頂平房,這是黃月英和丈夫周智仁作為獻血志愿者的工作地點——市中心血站清石獻血屋。
2009年,周智仁加入了市紅十字無償獻血志愿者服務隊。在他的影響下,黃月英緊隨其后加入該組織。
穿上紅馬甲后,黃月英和丈夫才發(fā)現(xiàn),做志愿者比當獻血者更難。
“我們經(jīng)常要上街宣傳無償獻血知識,有時找10個人做工作,最后能有一兩個人參加就不錯了。有時還沒說上幾句話,別人就不耐煩,甚至惡言相對。”黃月英說,這些年,她和丈夫遭受了不少冷嘲熱諷,有時確實會感到“挫敗”。
也有讓夫妻倆感到無比振奮的時候。例如,他們有一個朋友,開始也是態(tài)度“頑固”,怎么也不肯參加獻血。每次去拜訪這位朋友,她和丈夫總會先拉拉家常,“順便”談談獻血的好處。久而久之,一晃3年過去,突然有一天,這個朋友竟然主動對他們說:“走吧,去你們的獻血屋看看。”
這些年,黃月英欣喜地發(fā)現(xiàn):身邊“唱反調(diào)”的親友越來越少,獻血屋也越來越“熱鬧”。
雖然過了60歲將不能再獻血,她依然決定和丈夫攜手同行,繼續(xù)堅持這份“紅色”事業(yè)。(株洲日報·掌上株洲記者/劉瓊 通訊員/譚寧)
作者:
編輯:徐藝能
來源:株洲文明網(wǎng)
編輯:徐藝能
來源:株洲文明網(wǎng)


發(fā)布廳

志愿服務
全民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