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天,朋友圈里調(diào)侃最好的狀態(tài)是待空調(diào)房躺著,吃著西瓜。不過有一種室外工作者,必須保持昂首挺胸的姿態(tài),頭頂烈日站在路面,還得動手、動眼、動嘴。他們是誰?每天出門在馬路上你都能見到的——交通警察。8月1日,記者跟隨四名交警,體驗他們的工作。

株洲市車管所,查驗民警李光正在檢查車輛 記者 汪成/攝 圖片來源:株洲晚報
查驗員每天在熱浪中打開發(fā)動機
“喝水不能太多,不然上廁所耽誤時間”
時間:上午9:20
地面溫度:39℃
迎著滾燙的熱浪,查驗員忙著對掛牌的車輛進行檢查、拍照,連滾落的汗水都無暇顧及……這是記者在株洲市車管所查驗區(qū)看到的場景。據(jù)悉,這里每天的業(yè)務(wù)量為200余輛機動車,檢查的項目包括車輛外觀、發(fā)動機型號、輪胎情況等19項內(nèi)容。
由于天氣過于炎熱,前來審驗車輛的不少車主都不愿意將車熄火,而是開著空調(diào)躲在車內(nèi)乘涼,熱氣源源不斷地排放出來,讓原本就已十分炎熱的檢驗現(xiàn)場變得更加酷熱難耐。
一輛面包車緩緩駛來參加審驗。車管所負責機動車查驗區(qū)的民警李光引導(dǎo)司機將車停好,然后將車輛的引擎蓋打開。頓時,一陣熱浪迎面襲來,記者被烤不由得往后跳了一步。記者測量得知,查驗區(qū)的地面溫度高達39℃,而發(fā)動機周邊的溫度高達65℃。
李光告訴記者,全市所有的新車上戶、二手車過戶都需要查驗,查驗崗共4個民警,為了讓辦事群眾能當天辦完業(yè)務(wù),中午下班時間原本是12點,基本要拖延到12點半才能收工,“喝水不能太多,不然要上廁所,盡可能地不耽誤駕駛員的時間。”

烈日下,黃曉在長江廣場執(zhí)勤 記者楊凌凌/攝 圖片來源:株洲晚報
指揮交通14年
慢慢喜歡上了藿香正氣水的味道
時間:上午10:20
地面溫度:50℃
上午10時20分,室外溫度38℃左右。在株洲天元區(qū)長江廣場的交警崗?fù)ね猓娮託鉁赜嬶@示路面溫度高達50℃。天元交警大隊一中隊中隊長黃曉正頂著烈日指揮交通,汗水順著臉頰往下流。氣溫再高,烈日再猛,黃曉和他的同事,天天都得堅守在被高溫籠罩的馬路上。
執(zhí)勤不到半個小時,黃曉的帽檐、衣服已全濕透,協(xié)管員成伶俐有點站不穩(wěn)了。
黃曉馬上把她扶到崗?fù)だ铮瑥墓褡永锬贸鲛较阏龤馑⑷说さ人幤方o她吃。這些是他們的防暑利器,“很多人覺得藿香正氣水苦,喝不下,我們覺得挺好喝的。”黃曉說,在交警的崗位待了14年,慢慢喜歡上了藿香正氣水的味道。
烈日下,路面溫度高到什么程度?“地面上的瀝青都在融化。”黃曉用腳尖輕輕地踩了一下馬路上鋪的瀝青,瀝青上便留下了清晰黃曉的腳印。
“一天喝6瓶水都覺得不解渴!”黃曉告訴記者,所有執(zhí)勤民警的警服是濕了又干,干了又濕,一天下來警服的背面全是白色的鹽花。而且執(zhí)勤人員的膚色由白變紅,再變黑,“黝黑黝黑的”成了他們統(tǒng)一的標志。

周喜愛正在事故現(xiàn)場查勘 記者汪成/攝 圖片來源:株洲晚報
高溫天氣事故更多
幾個小時沒來得及喝一口水
時間:上午11:00
地面溫度:48℃
“周警官,金蘋果水果批發(fā)市場,有輛車變道跟邊上的車刮擦了。”“好的好的,我馬上去處理。”8月1日中午11點,蘆淞交警大隊事故室主任周喜愛帶著勘察工具跑向了事故點。
事故現(xiàn)場是一輛摩托車亂變道撞了行人,傷者已送去醫(yī)院。
到達事故發(fā)生地,周喜愛和搭檔配合默契,各自分工進行現(xiàn)場取證拍照、詢問當事人情況等工作。等處理好事故回到路邊,記者發(fā)現(xiàn),盡管穿了兩層衣服,但周喜愛穿在外面的長袖警服已經(jīng)被汗水浸濕。
“高溫天氣容易犯困,事故率會高一些。”周喜愛說,最近一段時間,蘆淞區(qū)平均每天的出警量有五六十起。
12點,周喜愛又出了一次任務(wù)。記者發(fā)現(xiàn),幾個小時下來,周喜愛沒來得及喝過一口水。

易建國正在中心廣場指揮交通 記者 汪成/攝 圖片來源:株洲晚報
皮鞋容易被燙壞
只好穿上耐熱的膠鞋
時間:下午14:00
地面溫度:50℃
株洲室外氣溫哪里高?中心廣場可以算是一個。
從早上7點開始一直到晚間9點,中心廣場的車流量都非常大,這里的地面溫度比其他地區(qū)至少要高二十度。這樣的環(huán)境,就是蘆淞交警大隊二中隊民警們每天工作的地方。
8月1日下午2點,記者在中心廣場的執(zhí)勤點看到,蘆淞交警大隊二中隊中隊長易建國站得一動不動,隨時觀察著周邊的交通通行情況,他的臉上、手臂上,都是一顆顆的汗珠,衣領(lǐng)處、衣背上,也留下了不少汗?jié)n。
記者發(fā)現(xiàn),與很多民警不同,易建國的腳上穿的是一雙膠鞋。他告訴記者,穿皮鞋的話,時間一長,不僅燙腳,而且壞鞋,穿著特別難受,所以穿了耐熱的膠鞋。
在與記者的交流中,易建國總會有意無意往后退,他尷尬地笑著說,一天工作下來,衣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身上的汗味太重。
走路燙腳、衣服有味,但易建國覺得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交通順暢。
易建國說,他做的不過是自己的本職工作,雖然一到夏天,他們就變成了“焦警”,逢雨天就成為“澆警”,但其實,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那就是“驕警”。(株洲晚報)
編輯:向胤蓉
來源:株洲文明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