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株洲日報
[核心提示]
在那個電腦、手機還沒普及的時代,在那些特長興趣班、輔導培訓班還沒扎堆的年代,在那段作業(yè)不多、孩子散養(yǎng)的歲月,暑假來臨,中小學生們去哪兒了?
驀然回首,對20世紀下半葉出生的市民們來說,少兒時代的暑假就像昨天的故事。三伏天里,追憶似水年華,幾多樂趣,幾多懷念。且讓我們翻翻老照片,聊聊老話題,展示一下市區(qū)60后、70后、80后、90后所經歷的不一樣的暑假生活。
60后:在外瘋一天,最愛去湘江游一游
講述人:黃曉軍,男,1962年出生
“兒時的暑假自己玩開心就好,沒有學業(yè)壓力!”這是黃曉軍對暑假最直接的記憶。
從小學到中學,上學期間,綠色的挎式書包中只有兩三本書。暑假就是真放假,沒有什么作業(yè)和功課要做,時間都屬于自己。現(xiàn)在遍地開花的輔導班、興趣班,在那時是不可想象的。
父母工作很忙,加上那時群眾運動較多,根本沒時間管小孩,黃曉軍的暑假過得自由自在。令他最難忘的暑假記憶,主要有兩個內容:一個是跑到湘江中游泳,另一個就是與同學好友玩彈珠(玻璃球)。
那時的湘江,還沒有挖沙船,河底都是柔軟的砂石。在無人看管之下,他們可以一直走到河床中間戲水,根本不擔心什么坑洼和暗流。當然,這種野泳未得到大人的認可,都是偷偷摸摸的。若被大人發(fā)現(xiàn),少不了父母的責罵,事后依然如故。
“出門跟父母說一聲就行,家長沒有不放心的,也不擔心小孩的安全問題。”黃曉軍說,即使他們在外瘋一天,只要天黑之前回家,父母就不會過問游玩細節(jié)。在他看來,當年的散養(yǎng)有利于釋放孩子的天性。自己成為人父之后,對孩子的管束也不多。
70后:領冰棒打開水,干點家務也快樂
講述人:羅鷹,女,1970年出生
“在家呆著,或者到附近玩玩。”羅鷹回憶稱,兒時暑假基本上在家門口附近打轉轉,沒有什么出遠門游玩的意識。
在物資不豐富的時代,小孩都會玩一些簡單的戶外游戲,羅鷹也不例外。最好玩的游戲,就是捉迷藏,男女皆宜。先用布條將一人蒙住眼睛,由他踢倒一個圓筒發(fā)出游戲開始的信號,其他人迅速找個角落藏起來。蒙眼人取下布條四處找人,最先被找出來的就是下一個被蒙眼之人,游戲就這樣接力下去。
游玩之外,孩子們最愛做的事情,就是幫著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那時,大家都住在工廠的家屬區(qū)內,大人小孩都是熟人,有什么事往往成群結隊。
父母所在的工廠生產任務重、經濟效益好,夏季都會發(fā)放冰棒等避暑物資,食堂還有面包外賣。到了規(guī)定時間,羅鷹就會叫上鄰居家的小孩,一起去領東西,或者將工廠集中燒好的開水打回家。
年齡漸長之后,她們才走出家門口,結伴騎自行車去湘潭昭山、乘綠皮火車去長沙等地游玩。
80后:偷看電視劇,廣告詞都能背兩句
講述人:張小玲,女,1983年出生
“有一點暑假作業(yè),早做完早玩耍。”張小玲回憶說,那時沒什么社會實踐任務,中小學生時代的暑假還是以玩為主。
20世紀80年代,電視機飛進尋常百姓家,但都是黑白的,頻道也不多。于是,看電視、追經典劇就成為她們消暑的主要娛樂方式。
當然,父母不允許她們白天看電視,出門時都會關電視、撥插頭。待父母離開后,她先裝模作樣地收拾一下碗筷,再復原父母的操作流程,迅速將電視機打開。父母回來了,就提前關掉電視,跑到家門口附近溜達,裝做剛從外面回來的樣子。晚上倒是可以放心看電視,但看什么頻道基本上是父母說了算,小孩基本沒有發(fā)言權。
從電視劇到動畫片,張小玲連廣告都看得津津有味,有時還能背出兩句廣告詞。比如說,當年電視中就有株洲生產的電冰箱與啤酒廣告。
那些年常播的暑期劇,前幾年是《西游記》,后來是《新白娘子傳奇》。那時,只要熟悉的主題曲響起,張小玲就會以百米沖刺的速度跑到電視機前,目不轉睛地看起來。
事后,還會慢慢回味并模仿劇情,幻想自己長大之后,也像劇中主人公一樣快意恩仇。
90后:電游超級瑪麗陪伴的美好時光
講述人:趙明,男,1995年出生
小學的暑假,趙明覺得還是沒什么壓力。
有空時,他會找一兩個同學、三五個好友一起看看電視、談談電影,或者一個人自娛自樂。
到了初中,各種輔導班興起,學業(yè)競爭壓力傳導到了暑假。班里不少學習成績中游的同學,報名參加文化輔導班或興趣特長班,但自愿的不多,大部分是被父母帶著去的。
“我不愿意上,父母也沒逼我。”在趙明眼中,父母還是比較尊重他的天性。當然,因外部壓力的增大,初中的暑假他看書學習多,有時提前看上一年級的課本,出外玩耍的時間少了。
閑暇之余,他愛玩小霸王游戲機。那時,家用電腦還不是家家都有。這種可以接到電視機屏幕上操作的游戲機,被家長們以學電腦的名義買回去,最終變成孩子們的好伙伴,風靡大江南北。那時,請同學到家里打游戲,隆重程度勝過現(xiàn)在請人吃飯。
記憶最深刻的,就是超級瑪麗。這個戴紅帽子、穿藍背心,留著兩撇小胡子的小矮人,一路上跳躍前行、得分過關,讓趙明愛不釋手。此外,魂斗羅、坦克大戰(zhàn)、忍者神龜?shù)扔螒颍矌Ыo小伙伴們很多歡笑。
人都是要長大的,進入智能手機時代,這些都成了兒時的美好回憶。
編輯:向胤蓉
來源:株洲文明網
- 株洲:從"60后"到"90后" 那些年我們這樣過暑假
- 株洲荷塘區(qū)堅持培育“忠孝文化”內化成文明基因
- 株洲市委副書記、市長陽衛(wèi)國調研蛟龍社區(qū)美麗鄉(xiāng)村建設
- 紀念建黨95周年評論專刊
- “始終堅守崗位”株洲籍維和戰(zhàn)士吳樂英勇負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