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呵護“折翼天使”
株洲文明網(wǎng) 2024-09-05 16:29:00

課余時間,邱萄元與學生交流。 記者/戴凜 攝
編者按
世界萬千,最初都由良師開卷。在株洲,一批批優(yōu)秀教師矢志不渝秉承教育初心,慎終如始,扎根教育一線,扎實向著“大先生”的方向邁進。今起,本報推出“師表光輝·教育力量”欄目,講述優(yōu)秀教師的故事,感受他們的教育情懷與教育力量。
日前,2024年度“湖南省教書育人楷模”推選工作委員會組織開展第二輪推選,推選出10位2024年度“湖南省教書育人楷模”,株洲特殊教育學校教師邱萄元入選。
從“門外漢”到“測試員”
邱萄元出生于1982年,畢業(yè)后,走進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說“全新”,是因為在特殊教育學校,她面對的是聾啞兒童。
手語,是這個“新世界”交流的通行證。
不會手語怎么辦?自學。
她借來《中國手語》,一邊仔細看圖,一邊研究圖下的文字,然后再對著鏡子練習。
三個月后,她以滿分的成績通過了學校手語考核。不到一年的時間,她實現(xiàn)了與學生無障礙溝通。而這可是很多人需要幾年時間才能做到的事情。
《中國手語》多次改版,她始終領先學習。2023年株洲市國家通用手語應用能力大賽、手語閱讀大賽中,她成為專家評委。如今,她長期承擔學校新進教師手語培訓和考核工作,并在市級各類活動中擔任手語翻譯。
在一次拼音教學中,戴著助聽器的小紅,聚精會神地盯著邱萄元的口型,一遍又一遍模仿老師的發(fā)音。
邱萄元突然意識到:聾兒都會跟著她學發(fā)音,如果普通話不標準,也會影響孩子成長。于是她又開始強化學習,將自己普通話從二級甲等提高到一級乙等,達到了播音員的水平。2009年,她取得了湖南省普通話測試員資格,此后擔任普通話測試工作十余年。
孩子們的“校園媽媽”
在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們大都遠離父母,住宿在校。
2008年9月,邱萄元擔任啟音部一年級班主任。每天早上6點半,她準時叫學生們起床,教他們刷牙洗臉,參加晨跑和早讀。下午放學后,輔導他們寫作業(yè),陪他們洗衣服,直到晚自習結束,送他們去寢室。
有個叫劉偉(化名)的男孩,年紀偏小,夜里常常尿床。邱老師每天給他洗床單。入秋后,床單洗了當天也干不了,于是她想找出這個孩子尿床的原因。她把劉偉喝水的時間定在晚上8點以前,然后每天晚上觀察他是什么時候尿床,結果還真讓她找到了規(guī)律。
她發(fā)現(xiàn),孩子一般是晚上11點半到12點尿床。于是,快到這個時間段時,她就溫柔地喚劉偉起來上廁所。這樣果然有效,劉偉基本上沒再犯過尿床的毛病。
她的身影,不時出現(xiàn)在學生的身邊。學生生病時,出現(xiàn)了她忙碌的身影;學生難過時,出現(xiàn)了她安慰的身影;學生困惑時,出現(xiàn)了她解惑的身影;學生與家長發(fā)生沖突時,出現(xiàn)了她家訪的身影……
讓“折翼天使”飛上藍天
在這一群聽力障礙學生中,小錦尤為特別。他是一個聽不見、不會說,只有一條腿的學生。曾經(jīng)純真的他,已進入叛逆期,變得特別孤僻、固執(zhí)。在家里無法與父母交流,母親拿他沒辦法。父親每每管教他時,都是一頓毒打。
邱萄元看著傷痕累累的小錦,特別心疼,于是多次家訪。經(jīng)過一番了解與分析,她發(fā)現(xiàn),小錦長時間缺乏父母的關愛,自卑感強烈。
從此以后,邱萄元時刻關注著小錦,想辦法發(fā)現(xiàn)他的優(yōu)點,常常在班集體中表揚他。邱老師發(fā)現(xiàn)他愛運動,不怕吃苦。當學校招募運動員,就第一時間給他報了名,鼓勵他積極參加體育訓練。2023年,還推薦他參加株洲市肢殘人游泳隊,成為一名游泳運動員。
通過選拔,小錦代表株洲參加湖南省殘疾人運動會,獲得了一金、一銀、一銅的好成績。初三畢業(yè)時,小錦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陽光的大男孩。他在鮮花和掌聲中,收獲了自信。
多年的從教經(jīng)歷,她讓這些特別的孩子找到了自己的發(fā)光點。目前,她的學生中,17人考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學。(株洲日報全媒體記者/戴凜 通訊員/李智)
作者:戴凜
編輯:劉 小偉
來源:株洲文明網(wǎng)
編輯:劉 小偉
來源:株洲文明網(wǎng)
- 下一篇:關愛志愿者 “三伏貼”不斷檔

道德風尚

發(fā)布廳

志愿服務
全民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