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喷水_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久久_国产深夜福利视频在线_最爽的亂倫A片中国国产_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站_五月色影音先锋_双性人妻的yin荡生活_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丰满熟妇被猛烈进入高清片_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
株洲致敬高溫下的勞動者:陽光很烈 他們很美
株洲文明網(wǎng) 2019-07-24 08:45:00

  【編者按】進入7月中旬,株洲開啟高溫“燒烤”模式。烈日炎炎,卻有那么一群人,他們頭頂驕陽、不懼酷暑,依舊默默堅守在崗位上,用奉獻和汗水詮釋著奮斗的意義。近日,我們將鏡頭聚焦在這些高溫下的勞動者身上,一起,向他們致敬!

  【鏡頭一】焊接工:高溫下焊花綻放

     朱麗群正在進行焊接。圖片來源:株洲日報 成建梅/攝

  7月22日,氣溫持續(xù)攀升,人即使站著啥也不干,同樣一身汗水。那種酷熱,讓你的每個毛孔都奮力張大,想排出熱流引發(fā)的不適。

  “真熱啊”成為這幾天人們見面的問候語。在中車集團車輛廠,卻有一群人在接受“烤”驗。

  記者還未走進車間,便聽見巨大的噪音,循著聲音走進去,一股熱浪撲面而來,車間內(nèi)氣溫明顯比室外溫度高了不少。車間內(nèi)都是巨大的機器、焊接好的汽車部件,空氣的悶熱加上機器運作起來散發(fā)的熱度,讓人頃刻間汗如雨下。

  只見所有的工人都穿著長袖長褲,制服里面還要穿一件衣服,安全帽也必不可少。他們或在進行焊接,或在調(diào)節(jié)電壓電流,或蜷著身子爬到汽車底板下檢查焊接情況。

  “我們的工作時間按生產(chǎn)任務來計算,如果生產(chǎn)任務沒有完成就要加班,但每天至少要工作8個小時。生產(chǎn)任務緊的話節(jié)假日就不放假。在車間里,衣服都是干了又濕,濕了又干。如此反復,衣服上常常會結(jié)出汗堿。”焊接工朱麗群說,剛開始工作的幾年,每到夏天她就會中暑,現(xiàn)在已經(jīng)習慣了。

  事實上,由于工作艱辛,在車間,焊工、鉚工、車工多以男性為主,鮮有女性的身影,可朱麗群卻在車輛廠工作了24年。

  “我覺得做事就要做好。焊接工作看似無聊,也充滿趣味。每當焊接得很好時,我便很有成就感。”朱麗群說。

   【鏡頭二】交警:烈日下值守,他們成了“焦警”

     曹偉在中心廣場指揮交通。圖片來源:株洲日報 劉平/攝

  7月22日中午,烈日下的中心廣場,不少行人撐起太陽傘匆匆走過,有一群人卻堅持站在十字路口,不躲避炙熱的太陽。他們是來自蘆淞交警大隊二中隊的民警和輔警。

  頭戴警帽、雙手戴著白手套、肩上掛著執(zhí)法記錄儀、扣子扣到頸部……上午11點45分許,25歲的輔警曹偉全副武裝地站在崗亭,藍色的制服早已濕透。

  突然,在新華西路方向亮起紅燈期間,曹偉發(fā)現(xiàn)有一輛貨車闖了禁區(qū)。見狀,他隨即進入排隊的車流中,攔下該貨車,上前對駕駛員展開調(diào)查處理。

  “站一會兒就腳底板發(fā)燙,特別是查車貼近引擎蓋時,汗一下子就冒出來了。”曹偉說。

  曹偉已從事輔警工作4年,在他眼里,戶外站崗是必修課。

  “除了能保障城市道路暢通,還能幫到不少路人。”曹偉回憶說,前不久,有一名騎車男子因為中暑臉色蒼白。發(fā)現(xiàn)情況后,他迅速為男子送上十滴水、清涼油等防暑藥品,并撥打了120急救電話,最終男子有驚無險。

  “中心廣場及周邊路段是交通大動脈,越是天氣炎熱,我們的工作越不能松懈。”蘆淞交警大隊二中隊中隊長江峰介紹,該中隊每天有16名民警和輔警在此值守,工作時間從早上7點20分持續(xù)到晚上9點30分。

  “雖然我們會從交警變成‘焦警”,但只要看到城市變得暢通,一切都值得。”江峰說。

   【鏡頭三】公路養(yǎng)護工:150℃高溫下鋪就黑色“地毯” 

     譚桃華與工友正在進行道路養(yǎng)護。圖片來源:株洲日報

  7月19日上午11點,還未到正午時分,室外氣溫已逼近36℃。在S329公路的航電樞紐段,49歲的譚桃華和幾名同事正對一處道路進行修補,只見他們黝黑的皮膚上冒出一層汗珠,衣服上留下一塊塊鹽漬。

  “頭上曬,地上燙,我們就當自己在洗日光浴。”頂著烈日作業(yè)的譚桃華打趣道。

  譚桃華是株洲市城郊公路養(yǎng)護中心雷打石養(yǎng)護站的站長,從事道路養(yǎng)護工作已32年。由于上半年雨天較多,我市不少道路出現(xiàn)了病害。高溫天氣的到來,意味著譚桃華和同事的工作也進入“旺季”。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譚桃華先是將瀝青面層打碎,形成一個深約10厘米、面積約4平方米的槽。隨后,另一名工人把坑中的碎瀝青清除。在坑槽周圍的路面上,工人提前用切割機把坑割成規(guī)則的長方形。盡管切割機自帶噴水,但切割時的熱氣依然彌漫在四周。

  “別看開鑿坑槽是機械化作業(yè),其實挺辛苦的。風鎬作業(yè)時震動非常大,感覺每塊骨頭都在跟著震動。”譚桃華說。

  隨著坑槽開鑿完畢,拿風鎬的工人直起身子,帶著風鎬退到一旁。接下來的重頭戲到了。

  譚桃華和工人們要迅速把車斗中的瀝青倒入坑槽中,伴隨著瀝青料的涌出,一股讓人感覺窒息的熱浪再次襲來。

  “別過來,這里溫度很高,鞋底都會化掉。”見記者的位置有些靠近,譚桃華連忙揮手讓記者遠離。原來,攤鋪瀝青時的腳下溫度可達到150℃以上,必須穿著特制的鞋子。

  雖然明知溫度極高,譚桃華和4個工人卻不能退卻,他們迅速圍上去,用手中的鐵鍬把落在外面的瀝青鏟入坑槽里,一一攤平。隨后,再用小型壓路機來回碾軋,把瀝青軋平軋實。終于,經(jīng)過一個多小時的奮戰(zhàn),該處病害被解決了。

  為了躲避高溫時段,到了夏季,譚桃華和工友早上6點多便開始作業(yè),趕在中午12點前結(jié)束,下午則選擇2點后開工。

  “即使這樣,一天下來,我們身上總是濕透了又被蒸干。礦泉水要喝10多瓶,卻一點小便都沒有,全變成汗流了。”譚桃華說。

  “工作這么辛苦為何能堅持下來?”記者問道。

  “這份工作看著不起眼,可通過我們的努力能讓百姓的出行更方便,也是件有意義的事啊。”譚桃華樸實地說。

   【鏡頭四】快遞員:每天收送100多件包裹

何岸抽空大口喝水。圖片來源:株洲日報 馬文章/攝

  每天7點上班,核對每一件快遞單上的收貨人姓名、配送區(qū)域,并把貨件裝上車,再穿梭于大街小巷進行派件……入行7年的圓通快遞員何岸做起這些來早已輕車熟路。

  “每天收送快件有100多件,忙到深夜才能下班,‘快’是我工作不變的追求。”何岸說。

  7月23日下午1點,熱浪逼人。記者隨同何岸坐上了熱得發(fā)燙的電動三輪車,毒辣的陽光曬得皮膚一陣刺痛。坐在副駕駛位上,記者忍不住用包擋住臉,而沒有采取任何防曬措施的何岸,早已被“烤”得黝黑。

  幾分鐘后,我們來到黃河北路一家單位門口。門衛(wèi)抬起道閘放行,何岸麻利地將三輪車停在一樓門口。

  “快遞送得多了,這些保安都熟悉了。”何岸邊打電話邊把包裹搬下車,再逐一撥打收件人電話。若碰到收件人不在,在征得對方同意后,他將快件放進了快遞柜子里。

  短短的20分鐘內(nèi),他就送完了30多件包裹。顧不上喝水,他又馬不停蹄前往下一地點。

  “干這行就得跑得快,心中得時刻裝著地圖,用最短的時間把快遞送完。”何岸說,每天上午10點和下午3點是收送件的高峰期,而這段時間恰好是太陽最烈的時候,所以每天出發(fā)前,他都要將貨物分揀一遍,規(guī)劃好最短路線,避免跑冤枉路。

  “要加快進度了,不然就得吃罰單啦。”時間很快指向下午2點,何岸加快了干活的速度。

  “日均工作10小時以上,只能在春節(jié)期間才能休假……”在何岸看來,“快遞員的工作不好做”。可再苦他也能嚼出甜味來,每當收件人朝他微笑或致謝時,他覺得所有的疲勞都一掃而光。

  “哪個工作都不輕松,要賺錢肯定會累,我目前還沒有考慮離開快遞行業(yè)。”何岸說,現(xiàn)在快遞行業(yè)發(fā)展快,趁現(xiàn)在身體還吃得消就多跑點,等攢一筆錢自己開個快遞網(wǎng)點,為家人創(chuàng)造更好的生活條件。

  【鏡頭五】高空“蜘蛛人”:每天8小時高空作業(yè) 為高樓大廈“洗臉”

    徐兵和同事正在清潔高層建筑外墻。圖片來源:株洲日報

  當大多數(shù)人坐在空調(diào)房里時,卻有一群人頭頂烈日,僅靠幾條安全繩做保障,為城市各個高樓大廈“洗臉”。由于長年攀爬高樓,他們被稱呼為“蜘蛛人”。

  7月22日臨近中午,在天元區(qū)某高層住宅區(qū),“蜘蛛人”徐兵與同事“游走”在高層建筑墻壁上,手持刷子洗刷每塊外墻玻璃。同30多層的高樓相比,他們就像是風中飄零的葉子,一舉一動讓樓下觀望的人心生余悸。

  20多分鐘后,徐兵降到樓下,黝黑的臉上滿是汗珠,安全帽頂上霧氣騰騰。他拿起隨身攜帶的水管往臉上和脖子里澆水,時不時往嘴里灌幾口,黑色的高筒雨靴粘上的水珠幾秒鐘就消失了。

  “我們每天工作8小時,高空中更加悶熱,讓人感覺仿佛置身在蒸籠中。”徐兵告訴記者,在超過10層的建筑高層作業(yè)時,當人懸空于外結(jié)構(gòu)面,突然刮起的風,可以把人吹飄數(shù)米遠。而經(jīng)過烈日暴曬的玻璃外墻或是鋼結(jié)構(gòu)體,反射光十分灼人,表面溫度直逼50攝氏度,宛如手貼在“烤盤”上。所以,一般他們最多工作3個小時就得下班或者換人,同時,隨身還會備上一些風油精、藿香正氣水等降暑的藥物。

  高空清洗的風險性極大,許多人對這個職業(yè)望而卻步。說起第一次上高樓清洗的場景,徐兵記憶猶新。

  “起初不敢和家里人說,一直偷偷告訴他們是在工地做事。”徐兵清楚地記得,有一次在天臺固定安全繩的地方,有鋒利物割壞了安全繩,所幸在場其他工作人員及時發(fā)現(xiàn),迅速將清洗人員下降到地面。此后,每次開工前,他都會仔細檢查安全繩是否完好,天氣情況如何,確保情況安全可控再工作。

  “干這行,非得大膽心細。最開始,我們清潔的最高的樓也就10來層,現(xiàn)在30多層的高樓司空見慣了。”徐兵稱,辛苦且高風險的工作,也不全是苦味。這些年,他見證了株洲日新月異的變化,收入也逐年看漲。

  “以前幾十元錢一天,現(xiàn)在一天能拿400多元了,超過200米的建筑能拿1000元一天。”徐兵說。

  【鏡頭六】環(huán)衛(wèi)工人:每天汗水浸濕衣褲,最大的敵人是中暑

   正在清掃路面的蘭雪花。圖片來源:株洲日報 溫琳 鐘齊/攝

  連日來,株洲氣溫節(jié)節(jié)攀升,最高氣溫達到了37℃。人們都想著法子避暑乘涼時,作為城市美容師的環(huán)衛(wèi)工們,卻頂著烈日,不厭其煩地清掃著“烤人”的馬路,為了這座城市的潔凈而努力。

  蘭雪花是一名環(huán)衛(wèi)工,每天上午6點,她全副武裝,騎著快速保潔車,手拿不銹鋼垃圾鉗或者掃帚,準時出現(xiàn)在責任路段——建設南路,來回撿拾和清理兩側(cè)路邊的垃圾。

  21日上午10點多,記者在天元橋下見到她時,汗水已浸濕了她的襯衫。

  蘭雪花今年53歲,來自醴陵市左權(quán)鎮(zhèn),在馬路上已奮戰(zhàn)了19個年頭,以前負責清掃摩托車大市場一帶,后來轉(zhuǎn)戰(zhàn)株洲火車站,現(xiàn)在成為仁仁潔蘆淞分公司的一名環(huán)衛(wèi)工組長,負責建設南路和沿江路部分路段。

  雖說是組長,蘭雪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尤其到了夏季。

  “這是我們最難熬的季節(jié)。”蘭雪花說,特別是中午,在太陽下站一小會兒,就已經(jīng)渾身是汗,雖然環(huán)衛(wèi)工作服可以防曬,但也悶得慌。

  為了應對烈日,蘭雪花會“全副武裝”,穿好長衣、長褲、布鞋和環(huán)衛(wèi)服等。在她看來,這些裝備不僅能避免曬傷皮膚,還能防止蚊蟲叮咬。

  “除了烈日,工作量也增加不少。”蘭雪花說,進入夏季,瓜果類垃圾增加不少。有時一天要清理好幾噸垃圾。下班后,衣服已全部濕透。

  高溫和巨大的工作量,讓中暑成為環(huán)衛(wèi)工們的大敵。除了帶上一壺自制的冰鎮(zhèn)開水,蘭雪花還會準備一個小藥箱,里面裝有藿香正氣水、清涼油等防暑藥品。

  “我自己在工作時都中過暑。”蘭雪花說,從事環(huán)衛(wèi)工的人群年齡都偏大,作為組長的她要隨時關注工友們的身體狀態(tài),“去年有一名年紀大的環(huán)衛(wèi)工因為中暑突然倒下,還好送醫(yī)及時。”

  “雖然這一行又臟又累,但總得有人干。”蘭雪花說,如今,市民對環(huán)衛(wèi)工的態(tài)度也有了轉(zhuǎn)變,不僅路邊丟垃圾的人少了,不少商家還給他們提供涼茶和臨時休息地。每當聽到市民夸她負責的路段“干凈”或者“環(huán)境真好”時,又覺得自己充滿了干勁。(株洲日報記者 成建梅 劉平 劉瓊 溫琳 馬文章 實習生/賀思焱 戴麗邐 鐘齊 賀鳴萱 陳禎毓)

作者:
編輯:向胤蓉
來源:株洲文明網(wǎng)
分享到:
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