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照林,女,1952年11月20日出生,株洲天元區(qū)雷打石鎮(zhèn)鳳凰山村米山組人,堅持照料因幼年患小兒麻痹癥致雙下肢癱瘓的夫兄,這樣的生活一過就是40多年。

龍照林照顧癱瘓夫兄何運金 圖片來源:株洲文明網(wǎng)
癱瘓夫兄的家庭“護理員”
龍照林全家共有12口人,老伴何運寧和兩個兒子常年在外打工,一個平凡的家庭主婦擔(dān)負(fù)起了家里12口人的日常瑣事。在這樣一個大家庭里,還有個自小因患小兒麻痹癥導(dǎo)致雙下肢癱瘓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夫兄何運金。龍照林便自然而然地?fù)?dān)當(dāng)起了家庭“護理員”。
因為不能站立,何運金白天的時間大多只能坐在小板凳上,出不了遠門的他活動也僅限于靠挪動那張小板凳的距離。雖然,兄弟姐妹有三個,但何運金只愿跟弟弟何運寧一家生活。
龍照林剛嫁過來時,因為家庭經(jīng)濟困難,丈夫何運寧經(jīng)常外出打工,照料年邁的婆婆和雙下肢癱瘓的夫兄的擔(dān)子,就全落到龍照林柔弱的肩上。婆婆雖然年紀(jì)大,但生活還能自理,夫兄何運金的所有生活卻都得龍照林來照顧,龍照林也像照顧自己的親哥哥一樣照料著何運金的生活:冬天為他洗臉擦腳,夏天為他洗澡,一日三餐都送到手里,上廁所也離不開幫忙,接大小便的桶每天都是龍照林清理得干干凈凈。
賢淑善良的她用行動感染著下一代
1989年年底,龍照林的婆婆病危時,特別不放心生活不能自理的兒子何運金。此時,站在一旁的龍照林主動提出來“夫兄以后的生活我們管著,我們吃什么,他就吃什么,你老人家放心吧!”當(dāng)著病危婆婆的面,龍照林做出鄭重承諾,婆婆放心的離世。
剛被換上的褲子又尿濕,剛吃進嘴的東西又吐出來,剛躺下又吵著要起來……40多年,15000多個日夜,龍照林已經(jīng)記不起自己有多久沒有睡過一個舒服覺了;多久沒有買過一件新衣服;多久沒有出過遠門了。為了照顧何運金能準(zhǔn)時吃上飯,就連回趟娘家的她也是來去匆匆,總在他的飯點前趕回來。
現(xiàn)在的何運金因歲數(shù)大了,加上常年坐板凳腰椎變形嚴(yán)重,生活自理能力每況愈下。68歲的龍照林隨著年齡的增長,照顧起何運金也越來越力不從心。有人曾勸她:“你們夫妻倆歲數(shù)都大了,對何運金的照料放手吧,把他送到養(yǎng)老院去吧!”龍照林從容地回答:“我們會盡最大的能力照顧他,舍不得將他送到養(yǎng)老院去”。
龍照林的行為也深深地影響和感染著自已的下一代。平日里只要兩個兒子在家,就會幫助母親照料伯父,背他去浴室洗澡,推著輪椅帶他到村里去逛逛、聊聊天、曬太陽。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說笑的場景簡單而又幸福。
孩子眼中的好媽媽,村民眼中的好“堂客”
40余年,對癱瘓的何運金來說弟媳就是給了他第二次生命的人。她用行動詮釋了農(nóng)家婦女的善良,她的付出不為名不為利,只是為了讓病危的婆婆能放心離去,為了讓癱瘓夫兄過得舒心,為了讓孩子感受到一家人就是要用“愛”來生活。
春去秋來40年“護理員”龍照林的路走得艱辛而又偉大,受到了村干部及左鄰右舍的高度贊譽。這位村民口中的好“堂客”正在影響著身邊的年輕人,她的孩子們說,為有這樣一位偉大的母親而自豪!以后要秉承母親的優(yōu)良品德把照顧伯父的責(zé)任和義務(wù)接力下去!
編輯:向胤蓉
來源:株洲文明網(wǎng)
- 株洲湘江義務(wù)救援隊隊員又“上崗” 如遇溺水可求助
- 株洲鄉(xiāng)邦文化系列講座開講 釋義“株洲”地名由來
- 株洲高校學(xué)生成無償獻血主力軍 2018獻血人數(shù)達萬余人次
- 了不起!株洲炎陵縣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成績喜人
- 株洲好弟媳龍照林40余年把癱瘓夫兄當(dāng)親哥哥照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