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鈴鈴……”7月10日晚8時許,株洲攸縣鸞山鎮(zhèn)派出所值班電話突然急促響起:4名中外游客在攀登鸞山時,因迷路、受傷被困山中。
一支由鎮(zhèn)派出所所長鐘江華帶隊、民警和當?shù)卮迕窠M成的16人搜救隊火速進山。他們兵分兩路,分別從前山、后山兩個方向往上搜尋。
鸞山位于鸞山鎮(zhèn)西南,海拔553米。救援隊員們腳穿雨鞋、頭戴礦燈,揮舞著鐮刀,一路呼喊著前行。由于迷路游客無法說清被困具體位置,搜救隊員們只得對疑點逐一排查。
連續(xù)暴雨后的鸞山,土質松軟,不時有滾石落下,山路又陡又滑,身旁還有深谷。搜救隊員們手腳并用,相互提醒著,小心翼翼前行,但仍然不斷有人摔倒。
搜尋不到一小時,突然下起了雨,被困游客愈加危險起來。搜救隊員們心急如焚,全然不顧全身濕透,再次加快了腳步。
次日凌晨3時許,搜救工作持續(xù)了7個小時。在海拔320米的一個山腰處,搜尋隊員們不斷的呼喊聲終于得到微弱的回應。又經(jīng)過10多分鐘尋找,搜救隊員們在一處懸崖邊找到冷得瑟瑟發(fā)抖的4名游客。又冷又餓,4人的精神狀態(tài)很差,他們衣服滿是泥巴,皮膚被荊棘劃出一條條血痕,正癱坐在草地上。其中一名女生已出現(xiàn)身體脫水、四肢乏力、臉色蒼白的狀況,如不及時施救,可能危及生命。搜救隊員們迅速送上食物、衣服,稍事休息便將他們攙扶下山,送往醫(yī)院救治。據(jù)悉,受傷女生現(xiàn)已脫離生命危險。
原來事發(fā)當天,南京某大學專門研究漢語方言的陳教授,帶領3名學生(其中一名為日籍女學生),完成在攸縣為期5天的“客家話方言”調(diào)查后,決定攀登一下美麗的鸞山。
陳教授一行從鸞山正面緩坡上山,從后山抄近道下山,不料行至荊棘密布的半山腰,卻發(fā)現(xiàn)前面是一道100多米長、70多米高的陡峭懸崖。前行,無路可行;原路返回卻天色已晚,分辨不清方向。他們借助手機微弱的光亮,在夜色中摸索,欲從側面繞道下去,卻發(fā)現(xiàn)逐漸迷失了方向。此時,時間已到晚上8時,無奈之下,他們趁手機還有點電,趕緊撥打“110”求助。(株洲日報)
編輯:向胤蓉
來源:株洲文明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