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株洲天元區(qū)華爾茲寫字樓17層,株洲市祥云湖生態(tài)休閑養(yǎng)老產業(yè)園有限責任公司的辦公室,財務總監(jiān)拿著今年的預算計劃給董事長朱志祥批示,一一過目后,朱志祥簽字通過了,并強調:“今年至少20萬元。”
20萬元,不是賺進來的生意,卻是2017年朱志祥要求花出去的善款。朱志祥已答應幫助茶陵縣腰潞鎮(zhèn)泰和村、左江村修路,加上助學和年關給村里老人送物資,或許遠不止20萬元。
“公益慈善,這也是我的一項事業(yè),已經做了十三年。”朱志祥表示,今年53歲的他是茶陵縣腰潞鎮(zhèn)左江村人,上個世紀90年代他從這個貧困的小山村來到株洲市區(qū),白手起家,如今已是兩家公司的董事長,下面有8家酒店賓館。他將不少業(yè)務交給了員工,惟獨慈善事業(yè),他一直親力親為。這幾年,他每年會拿出公司收益的30%做慈善。
一次“偶然”,成了13年來的“常態(tài)”
致富后,朱志祥不忘父老鄉(xiāng)親。
每年春節(jié),朱志祥都會回到村里過年。2004年春節(jié),在和鄰居們的聊天中,得知村里吳娭毑的兒子在外地打工沒回家,老人沒錢準備年貨,當即,朱志祥就到老人家里,送去500元。
從那以后,每年春節(jié)前,朱志祥都會給村里200多位65歲以上老人送年貨,一送就是13年。
2013年起,朱志祥給全村300多位60歲以上的老人購買了意外保險,每年都得交保費近4萬元。
他不僅幫助本村修了3條主干道,幫助鄰村修路,他的愛心還遍及天元區(qū)高塘社區(qū)、三門鎮(zhèn)楊柳村。10多年來,資助了20多名大學生……扶老敬老,資助貧困學子,幫村里修路,共累計投入上百萬元。
“幫助他們,其實就是給他們多帶去一絲希望。”朱志祥說,自己是窮苦人家出身,知道農村最需要什么幫助,在自己有能力的時候,這是一種責任。
2015年,他被中國老齡事業(yè)發(fā)展基金會評為全國首屆“優(yōu)秀敬老志愿者”,還獲得多次市級、縣級表彰。
這兩年來,他每年都會拿出公司收益的30%用于慈善事業(yè),公司還聘請了一名財務人員專門協(xié)助他做慈善。
慈善,是一種修行
“是作秀吧?”“錢有多吧!”……在慈善路上,“謀利”的企業(yè)家引來不少質疑聲。但朱志祥沒有動搖,他說這和做企業(yè)一樣,慈善也是一份事業(yè)。
如今,堅持了13載公益的他已對這種質疑做出了最好的回應。正如他自己所說,人做秀一時容易,做秀一世不容易,“只要有能力,我會一直做下去”。
今年下半年,他的祥云湖生態(tài)休閑養(yǎng)老產業(yè)園將投產。左江村山清水秀,這個項目總投資6000萬元,就落地在他的老家左江村,作為全市重點扶貧村項目,想脫貧致富鄉(xiāng)親對此寄以厚望。
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朱志祥說:“項目開業(yè)了,可以帶動村里四五十人就業(yè),尤其是村里的留守婦女。”
希望能感染更多人
大手筆做公益的朱志祥,對自己卻很摳。不抽煙、不喝酒,穿戴不重牌子。他給人的印象非常樸實,一點都沒有“大款”的架勢。之所以答應采訪,他說,不圖名不圖利,“宣傳”是為了帶動更多人一起做慈善。
“響應做慈善的人還是挺多的。”他滑動手機屏幕向記者展示,不久前,他在微信群里發(fā)了一條呼吁信息,很多人響應。
從生意人到公益人,朱志祥提倡“輪回式財富觀”:從無到有,滿足個人,這是一種小樂;從有到無,回饋社會,這是一種大樂!(株洲日報/株洲新聞網)
編輯:向胤蓉
來源:株洲文明網
- 凝聚學雷鋒青春勢力 株洲天元區(qū)開展“青春集市”活動
- 從“生意”到“公益” 株洲好老板堅持慈善13年
- 【株洲文明家風】“公益達人”陳瑛和她的女兒
- 株洲市圖書館開了國學/花藝等課程 可免費參加
- 文藝創(chuàng)作譜寫正能量 《中國好人在身旁》歌曲發(fā)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