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晚上,阿君(化名)回株洲縣老家探望父母時聽聞,村里有一位八旬老娭毑,生養(yǎng)了四個兒子,現(xiàn)在卻獨自一人在家,行動不便,需靠輪椅活動,十分可憐。他希望晚報記者能上門看看娭毑,并勸其兒子常回家看看。
八旬母親坐在輪椅上看著窗外發(fā)呆
昨日上午10點,記者來到株洲縣朱亭鎮(zhèn)高升村。八旬娭毑姓何,家住該村響水組。經(jīng)過一路詢問,我們終于找到何娭毑家——她家住在半山腰,是一棟雙層樓房,門前有一條下坡小路通到村道。
沿著小路走上去時發(fā)現(xiàn),小路右側(cè)即將坍塌,近段時間陰雨連綿,小路頗為泥濘,記者走過時差點摔倒。從何娭毑家側(cè)門進去時,何娭毑正坐在輪椅上,盯著窗外看。
得知記者的來意,何娭毑嘆了口氣。她說,三年前,老伴蔡爹爹過世后,她便獨居在老家,由于一直患有骨質(zhì)疏松癥、腰椎間盤突出等疾病,兩年前,她便只能依靠輪椅活動。
何娭毑今年正好80歲,提及為何行動如此不便,還一人住在老家,而不跟著兒子們居住時,何娭毑說,城里她住不慣,也怕給后輩們添麻煩,更擔(dān)心與兒媳婦們相處不好。
何娭毑的日常生活,令記者看得心疼。每天一日三餐,就是將蔬菜、肉制品等食物丟進電磁爐上的鍋里,一鍋亂燉,電飯煲煮好米飯后,就算打發(fā)了。由于腿腳不便,大小便也需要借助器具解決。實在無聊了,就打開電視看看。
“鄰居們對我挺好的,曉得我老婆子一個人在家,隔三差五會送點蔬菜、豬肉來,陪我嘮一會兒。”何娭毑說,在村里與鄰居家有一定距離,她腿腳不便,串門無疑是一種奢望。
何娭毑說,也并不是兒子們對她不好,自打老伴過世后,每個兒子每年都會給她點錢,夠日常開銷。但她希望兒子們常回來坐坐,陪她話話家常,帶點菜做幾頓飯都是好的。“我也知道他們忙,可是天兒這么冷,我很想接到他們的電話。問一句,娘你冷不冷。”何娭毑掏出手機,說家里信號不好,她手機還欠費了。
記者拿出手機,站在臥室內(nèi),的確沒有信號,何娭毑想打電話,要滑著輪椅去堂屋。當(dāng)何娭毑放下手機,拿出一個記錄著四個兒子手機號碼的電話本時,眼淚突然從老人的眼角滑落。
同村的小華(化名)說,何娭毑一人在家里,最讓大家擔(dān)心的是安全問題。老人在家萬一出個岔子,第一時間可能還真沒人知道,這是個大隱患。
離開何娭毑家時,何娭毑轉(zhuǎn)著輪椅來到記者身邊,非要留記者吃個午飯。何娭毑委托記者告訴她的兒子們,有時間打個電話給她,常回來坐坐,陪陪她。
當(dāng)然,何娭毑并不知道,11月24日這天,正是西方的感恩節(jié)。
蔡家兄弟:會商量如何讓母親安度晚年
何娭毑的四個兒子都姓蔡,老大住在醴陵,其他三個住在株洲市區(qū)。昨日下午,記者撥通了蔡家老大的手機。得知母親的委托,蔡家老大足足沉默了二十多秒。他說,他和弟弟們有將母親接到城里生活過,但母親是個很有個性的人,她住不慣,吵著要回鄉(xiāng)下,平時有時間,他還是會回去看望母親的。
電話里,蔡家老三也說,母親可能就是孤獨,她來城里住,一定要兒子時刻陪在身邊,不然就會鬧脾氣。
“我們心里也清楚,母親老了,年紀(jì)大了,心態(tài)就和小孩子一樣,要哄著。”蔡家老大說,可他們哥幾個工作也忙,要想個辦法好好照顧母親。
蔡家老三說,周末,他就會回老家看望母親,并和哥幾個好好商量下。目前,他心里拿了幾個主意,要不將母親送到養(yǎng)老院,日常生活能放心點;如果母親不愿意去,哥幾個就輪值,每人負責(zé)一個月,按時去陪伴母親。如果實在有事,就請個人,照顧母親的一日三餐、日常起居,所需要的開銷,兄弟幾個一起湊。(株洲晚報)
編輯:瓏穹
來源:株洲文明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