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家里的獨生女,但柳勁(化名)卻不是個嬌氣的性子。新兵連報道,女兵們的第一件事就是剪“板寸頭”,有些姑娘看著自己被剪成“狗啃式”的發(fā)型,當場就忍不住哭了,柳勁卻覺得沒什么事,新兵連3個月體能訓練,她也扛了下來。“來試試我們電傳兵的專業(yè)訓練,你就曉得沒有辛苦,只有更苦。”她說。
專業(yè)訓練時,說夢話都在報電碼
“很多人都說新兵連苦,在我看來,之后三個月專業(yè)訓練,那才真是‘煉獄’。”柳勁笑著回憶,當時她們30多號人,被拉到一座不知名的山里,沒有空調(diào)、沒有電視機,每天早上6點起來開始背各式各樣的電碼,除了吃飯和午休,一直學習到晚上9點。
柳勁說,她最初對數(shù)字、字母并不敏感,剛開始只能死記硬背,但怎么都記不下來。為了盡快掌握專業(yè)知識,每天早上6點起床訓練,她常常提前一個小時就捧起了學習資料;午休時,她又埋頭默寫電碼表。她還記得有天早上,同住的班長跟她說,聽到她說夢話都在報電碼。
柳勁說,后來,隊友們平時聊天、寫字都沒有漢字了,全是數(shù)字或字母的電碼。
通訊室上崗,一舉一動都有規(guī)定
柳勁是十多年前入伍的。“我那時就覺得海軍挺洋氣的,沒想到真能當海軍。”柳勁說,當她看到來接兵的人穿著潔白的海軍制服,高興得快要跳起來,當時從湖南起運到南海艦隊的共有20個姑娘。專業(yè)學習和考核結束后,她被分派到南海艦隊當電傳通信兵。
和負責傳接電話的話務通信兵采用全女兵制不同,電傳通信需要掌握更多數(shù)理類知識,所以是男女混搭,被笑稱為“夫妻連”。
通訊室實行24小時值班制,三班倒,每次一個分組,9個人上班,用電傳機將上級發(fā)出的各類任務指令,以電碼的形式傳送到各艘艦艇指揮室,執(zhí)行任務。
“比如作戰(zhàn)演練時,哪艘艦艇沖鋒,哪艘艦艇掩護,都靠我們傳送上級的指令。”柳勁介紹,一條條指令就是“最高機密”,平常,如果有外賓來訪或接待任務,她們的通訊室都要關閉窗簾,全封閉作業(yè)。
別看僅僅是傳輸電碼,通訊室內(nèi)的成員,一舉一動都有專門的要求。比如坐姿,要抬頭挺胸,不能靠著椅背;上班期間不能聊天,不能有多余的動作;通訊室內(nèi)不能放任何私人物品,喝水、上廁所都要事先報告。
“當兵是這輩子特別有意義的事”
部隊里,女兵有專門的宿舍生活區(qū),4人間,公共衛(wèi)浴。
到底是姑娘家,柳勁至今想起,覺得最興奮的還是每個周末可以請半天假,和戰(zhàn)友們一起外出游玩。
平時大家都穿軍裝制服,上街前,有的換上連衣裙,有的涂上口紅,到街上品嘗當?shù)氐男〕裕傄戎c才舍得歸隊。
“其實最開始參加訓練覺得挺后悔的,當兵太苦了,但現(xiàn)在想想,真是這輩子特別有意義的事。”柳勁說退伍前,獲得了優(yōu)秀士兵稱號。她說,相比不少老戰(zhàn)友,她只在部隊待了2年,但這么多年大家一直都保持著聯(lián)系,下個月有一名老戰(zhàn)友結婚,大家都約好了去喝喜酒。
要說遺憾,作為通信兵,柳勁一直沒有上過艦艇,直到前幾年新婚蜜月旅行時,她拉著丈夫回到她曾服役部隊所在基地,遠遠地望著艦艇,也算滿足了。(株洲晚報)
編輯:向胤蓉
來源:株洲文明網(wǎng)
- 株洲:日夜守護水渠22年 記"生命之渠"上的行走者
- 株洲市3人候選湖南首屆“最美基層文化人”評選
- 株洲籍南海艦隊退役女兵:訓練期戰(zhàn)友聊天也用電碼
- 株洲第七屆“城鄉(xiāng)孩子對對碰”公益活動啟幕
- 市民組建"株洲稀有血型聯(lián)盟" 互助讓“稀有”共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