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株洲附屬學校“未來領(lǐng)袖”一班和二班的60多名孩子,都會以這樣一種方式來慶祝生日——他們設(shè)立了一個“成長基金”,每當班上有孩子生日,這個孩子就會拿出100元錢,放進這個基金里,用來做公益活動。
今年暑假,兩個班拿出“成長基金”,參與了螢火蟲助學活動,捐助茶陵2個與他們同齡的孩子,直到初中畢業(yè)。
為何設(shè)立“成長基金”
培養(yǎng)孩子們感恩之心
在“未來領(lǐng)袖”班級里,由于是寄宿制,平日里,孩子們與家長相處時間少,因此,每到孩子們過生日,家長們就會帶來生日蛋糕,讓孩子與班上同學一起過生日。
在一班班主任廖志攀的記憶里,每到班上孩子的生日,會是班上最快樂的時光。直到有一次,一個孩子生日派對的排場太過盛大,讓她心有觸動。
“我想給孩子們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引導他們有一份奉獻之心。”廖志攀說,第二天,她就召集班上的孩子和家長開了一個班會,在會上,她提議,設(shè)立一個“成長基金”,每當一個孩子生日,這個孩子就會拿出100元錢,放進這個基金里,用作公益基金。
這個建議得到家長和孩子們的贊同,“成長基金”很快就籌措到了3000元。
敬老院慰問、愛心助學
每次做公益都用公益基金
有了公益基金,每當孩子們的生日當天,之前開生日派對慶祝的方式,變成了一起做公益活動。
在廖志攀班上,有一位孩子的家長,剛好是晚報義工,通過這位家長的牽線,孩子們?nèi)ゾ蠢显号銧敔斈棠獭⑴c福利院的孩子過節(jié),并會通過“成長基金”,帶一些禮物給他們。
“通過做這樣的活動,孩子們越來越懂得感恩,很多孩子在生日前幾天,都會跟我說起要去福利院、敬老院。”廖志攀說。
今年暑假,孩子們小學一年級結(jié)業(yè),在最后一個班級會上,他們收到了螢火蟲公益助學拍攝的來自茶陵、炎陵的貧困學子的視頻,看完后,2個班的家長和孩子們就決定,資助其中2名學生每個學期2000元,直到初中畢業(yè)。
“發(fā)起募捐后,家長們都很積極,很多孩子還拿出了自己的零花錢。”廖志攀說,在以后的幾年時間里,孩子們也會堅持下來,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株洲晚報)
編輯:向胤蓉
來源:株洲文明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