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3日晚11點多,沈奶奶又開始低聲呻吟,李躍平趕緊撫摸她的額頭安慰她 王雯/攝
“要不是兒媳婦李躍平的悉心照顧,沈娭毑恐怕難以熬過這關……”這段時間,在株洲市人民醫(yī)院十病區(qū)骨關節(jié)科,只要說起李躍平,醫(yī)護人員沒有不稱贊的。這個柔弱的女子,在丈夫意外去世后的15年里,不僅掙錢供孩子讀完大學,還把公婆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
為準點給手術后的婆婆按摩 她四天四夜未臥床休息
“媽,您覺得咋樣,要不要扶您起來坐會兒。”4月14日上午8點半,當記者趕到株洲市人民醫(yī)院十病區(qū)骨關節(jié)科13病房時,李躍平正在為85歲的婆婆沈有媛捏著小腿。醫(yī)生告訴她,婆婆做完手術后,每兩個小時就要按摩腿部,以防肌肉壞死。
就在李躍平和記者說話的間隙,沈娭毑突然低聲呻吟起來。“媽,別害怕,我在這里。”李躍平輕聲在沈娭毑耳邊安慰,用手撫摸著沈娭毑的額頭。李躍平說,五年前,婆婆開始有點神志不清,后來的情況越發(fā)嚴重,時刻離不開她,只要感覺她不在身邊,就會焦慮。
今年春節(jié)后,沈娭毑一直喊痛,可因為神志不清,李躍平詢問多次也沒問出結果。直到四月初,李躍平發(fā)現(xiàn)婆婆不能起床,便將其送到醫(yī)院檢查,才知沈娭毑股骨頸骨折、骨頭脫落。
骨科主任醫(yī)師劉平均說,當時沈娭毑的情況非常嚴重。如果不做手術,沈娭毑將長期臥床,導致骨頭壞死,且誘發(fā)并發(fā)癥。如果做手術,由于沈娭毑有腦功能障礙,被麻醉后可能難以蘇醒。
在與公公許必昌商量后,4月10日上午,李躍平將婆婆送進了手術室。也許是上天眷顧,手術非常成功,沈娭毑也蘇醒了。
手術后,沈娭毑短時間內不能走動,必須每隔兩個小時按摩一次。截至昨天上午,李躍平已經四天四夜沒有臥床休息,而是準點給婆婆按摩。“我不累,習慣了,只要婆婆能早日康復。”她說。
公公中風后行動不便 她幫忙洗澡
給沈娭毑按摩完,李躍平擦了擦額頭的汗珠。轉過身,她詢問躺在隔壁病床上的公公要不要上廁所。為何許爹爹也在醫(yī)院,難道也生病了?李躍平不好意思地說,這個病床是護士給公公免費安排的。由于公公前年中風了,雖然有所好轉,但一個人在家時常摔倒,她不放心,便將公公也接到醫(yī)院一起照顧。
公公中風后,洗澡成了難題。“爸爸出院后,我說幫他洗澡,他不答應,結果摔倒磕傷了頭。”李躍平說,那一次,她給公公做了很久的思想工作,說既然自己嫁到許家,就是許家的女兒,女兒給父親洗澡是天經地義。
許爹爹說,第二天,兒媳給他洗澡時,他哭了,并不是因為害羞。“我一把年紀了,還要躍平給我洗澡,說出去怕她丟人。”許爹爹說,自從中風后,只能吃流質食物,兒媳每天做飯時要單獨給他開小灶,這些年真是辛苦她了。
聽了公公的話,李躍平安慰他說,婆婆手術后也只能暫時吃流質食物,這讓她節(jié)省了不少做飯的時間。
丈夫去世后獨自撐起一個家 一人打三份工,堅持15年
骨關節(jié)科的護士張慧起初以為李躍平是二老的女兒,閑聊時才得知李躍平是兒媳,“為何只有兒媳在醫(yī)院照顧二老,兒子呢?”
被別人問起丈夫,李躍平一句話沒說,豆大的眼淚掉了下來。
1983年,經人介紹,25歲的李躍平和丈夫相戀成家,一家人其樂融融。丈夫是家中獨子,在331廠工作,她在石峰區(qū)一工廠工作,雖然二老因為身體有點小毛病,只能在家休息。但李躍平和丈夫勤儉持家,一家人小日子過得非常滋潤。
2001年年底,李躍平的丈夫因為急性心梗離開人世。“丈夫走了,朋友勸我改嫁,那時我43歲,兒子15歲,正在讀初中,公公婆婆也勸我再找一個伴。”李躍平說,當時鄰居們都覺得這個家要散了。多少個夜晚,她抱著兒子哭作一團。她也想過改嫁,但想到公公婆婆身體不好,離開她后可能連吃喝都成問題,最終決定撐起這個家。
然而禍不單行,不久后,李躍平工作的工廠破產,她被迫下崗。2002年年初,為了賺錢養(yǎng)家,李躍平在外面找了三份兼職——早餐店服務員、服裝廠剪裁工、賓館保潔員,可想到能夠按時結算工資,李躍平并不覺得辛苦。
早上五點半起床,為家人做好早餐,中午抽空為二老做飯,晚上回家做完飯再清洗全家人的衣服。這種生活,李躍平堅持了十年,直到2011年沈娭毑開始神志不清,好幾次差點走丟。“工作沒了可以再找,可是母親丟了,那就真丟了。那時候兒子也參加工作了,手頭還有點積蓄,我便辭了工作,全心全意照顧爸爸媽媽。”李躍平說,那時候壓力太大,她身上也落下了不少毛病。
當記者問她家里的積蓄是否足夠是否需要幫助時,李躍平擺擺頭,說她自己能應付。對此,人民醫(yī)院骨科主任醫(yī)師劉平均表示,沈娭毑出院時,醫(yī)院會免除其部分醫(yī)療費。
15年來,為了照顧兩位老人,李躍平費盡心力,因早已滿頭白發(fā),58歲的她不得不染發(fā)。“盡孝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美德,我的付出是值得的。”她說。
對話許爹爹:能有躍平這樣的兒媳是我們這輩子最大的幸運
記者:許爹爹,為何您當時也勸李躍平改嫁?
許爹爹:當時躍平只有40多歲,完全可以改嫁,讓自己過得舒服點,是我們拖累了她。
記者:您怎么評價她?
許爹爹(哽咽了很久):躍平就是我們的親生女兒,有她做兒媳是我們這輩子最大的幸運。
記者:您現(xiàn)在最擔心什么,是老伴的身體狀況嗎?
許爹爹:老伴的身體狀況我也擔心,但有躍平和護士們的悉心照顧,我心里有底。我更擔心的是,等我們走后,躍平老了,身邊沒個伴照應,萬一有啥事怎么辦!我一定要勸她找個伴。
記者:您有什么愿望嗎?
許爹爹:我只有一個兒子。我想知道,像我們這種失獨老人有沒有津貼補助,如果有,也能幫躍平減輕點壓力。(株洲晚報)
編輯:向胤蓉
來源:株洲文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