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農(nóng)歷新年前夕,王高存都要準(zhǔn)備好滿滿一盆酥油坨,當(dāng)作年夜飯桌上的必備美食 記者 王娜 攝

酥油坨用料:糯米3斤、面粉1斤、桃酥餅1斤、紅糖半斤、雞蛋10個、五香粉、胡椒、鹽適量。
酥油坨,想必老株洲們對它很熟悉,不同的地區(qū),有不同的叫法,有人稱它酥肉坨,每當(dāng)年夜飯開飯時,它是作為“頭菜”上桌的。
光看字面就知道,酥油坨有一個金黃的外表,小小的一粒丸子,咬下去,滿口香酥軟嫩,夾雜著一點甘甜,一點清香,頓時喚醒了你冬天沉寂已久的味蕾。
家住株洲縣淥口鎮(zhèn)的王高存,前幾年剛從母親那將制作酥油坨的技藝傳承下來,他說,這一道美食,寄托著三代人對于年夜的記憶。
傳承三代的酥油坨
是年夜飯的一個念想
在王高存的記憶里,很小的時候,每年年夜飯的餐桌上,都會有這道“酥油坨”。他說,當(dāng)時因為生活條件并不好,過年時也難吃得上肉, 而這道酥油坨里有些鮮肉的香味,家人常常會用它代替肉,作為年夜飯的主食。
“以前每到小年前后幾天,奶奶就會開始在廚房里準(zhǔn)備這道菜,而這時,廚房里也熱鬧起來。”王高存說,村里人會相約在一起,前一天把糯米泡好,再到糧油店去用糧票兌換一點桃酥餅、紅糖和面粉。等到第二天早上起來,當(dāng)王高存看到廚房里泡好的糯米,準(zhǔn)備好的各種食材,就知道奶奶要做酥油坨了。
最興奮的就是等待捏好的酥油坨下鍋,嗞嗞作響。“一起鍋,我們就會圍上去,熱乎乎的酥油坨可以現(xiàn)吃,那感覺,我到現(xiàn)在還記得。”王高存形容,吃過酥油坨的兄弟姐們就像得了賞賜,歡天喜地地去玩耍了。
“酥油坨做好后,奶奶都會把他們放到籃子里,鋪上一層紙晾干,等到年夜飯的時候,再把它作為頭道菜端上桌。”王高存說。
后來,這一技藝傳到了他母親手中,再傳給了他。“這是我們每年年夜飯的必備,雖然現(xiàn)在食物多樣,但它是我們的一個念想。”現(xiàn)在,大家族里的孩子們也都喜歡這道菜。年夜飯桌上的大魚大肉對孩子們的誘惑不大,反而金黃酥軟的酥油坨,讓孩子們直呼過癮,停不了嘴。
在王高存看來,這是他記憶里最有“隆冬”感的食物。一想起熱氣騰騰的煮酥油坨,就想起兒時的雨雪,黑暗的廚房和屋子外潮濕的泥地,酥油坨是漫長寒冷的冬季里使人溫暖的東西。當(dāng)一籃子酥油坨吃完,年差不多就結(jié)束,春天也就來了。
酥油坨制作講究火候
糯米和面粉的配方很重要
王高存說,酥油坨的制作非常講究,從準(zhǔn)備材料到制作烘烤,需要一天的時間,最講究的是火候,糯米和面粉的配方也很重要。
首先是要選用慈軟的糯米,用高壓鍋煮成黏狀,然后準(zhǔn)備紅糖、桃酥餅、五香粉、雞蛋、面粉、胡椒粉。
材料備好后,先將糯米從高壓鍋舀出來冷卻,將桃酥餅?zāi)氤煞蹱睿瑢㈦u蛋打成蛋花,最后,將所有配料放在糯米中攪勻,最后均勻分成多個等分,捏成坨,放入油鍋之中。
這時候,火最好以文火為宜,將其炸成金黃色撈出,酥油坨就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了。
王高存說,面粉和糯米的比例最好是1:3.也就是說,如果準(zhǔn)備三斤糯米的話,就需要準(zhǔn)備一斤面粉。而這之中,桃酥餅和五香粉非常重要,它是保證酥油坨香軟的源頭。
酥油坨的做法簡單,只需隔水蒸10來分鐘,立馬就能享用一頓美味大餐了。(株洲晚報)
編輯:向胤蓉
來源:株洲文明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