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好媳婦照顧癱瘓婆婆10年 比親閨女還貼心
株洲文明網(wǎng) 2015-12-11 10:38:00
孝賢檔案21
姓 名:凌躍輝
年 齡:46歲
家庭地址:株洲荷塘區(qū)仙庾鎮(zhèn)仙庾村
孝語錄:既然嫁過來做媳婦,婆婆就是我的媽

汪成/攝
都說婆媳關系難處,但今年77歲的周宇梅卻說,媳婦比親閨女還貼心。
10年前,周宇梅突發(fā)腦梗塞導致偏癱,生活從此離不開病床和輪椅,這讓她心情煩悶,是兒媳凌躍輝十年如一日精心照顧,讓老人感受到溫暖。
婆婆生病后,她悉心照顧10年
12月10日上午見到凌躍輝時,她剛給婆婆喂完白粥,緊接著又要打掃院子,忙前忙后,好一會兒才有空休息。
屋內,婆婆周宇梅半躺在椅子上休息,最近天氣冷,凌躍輝貼心地給她蓋了床小棉被,又在椅子旁放了杯熱茶。老人家精神不錯,見到有客人,高興地笑起來。
凌躍輝今年46歲,1989年和丈夫周海根結婚后,就一直和公婆住在一起。“婆婆以前漂亮又能干,現(xiàn)在不能動了,我們也要照顧好她。”凌躍輝說,2005年,婆婆突發(fā)腦梗塞,導致中風偏癱,右半邊身體沒了知覺,常年躺在床上,衣食住行都要人伺候。
凌躍輝的丈夫在長沙工地做活,忙的時候,個把月才能回一趟家。兩年前公公去世后,兒子也到市區(qū)上班,一周只能回家一次,所以家里一般只有她和婆婆朝夕相處。
“她婆婆真是一步也離不開人照顧,就她能堅持這么多年。”村子里當了10多年婦女主任的張永新告訴記者,只要天氣晴朗,就能看到凌躍輝推著坐在輪椅上的婆婆出門散步,給婆婆按摩腿腳,很是貼心。
幫婆婆倒尿桶,從干嘔到習慣
凌躍輝的作息時間基本都是依著婆婆來的。每天早上,婆婆剛醒,早已準備好的凌躍輝便先為她按摩身體,之后幫老人梳洗,忙完后她才有空吃早飯。
因為丈夫在外,凌躍輝的睡房常常是空著的。婆婆夜間常常要小解,需要人幫忙,所以她通常都和婆婆睡一起,這樣夜里婆婆只要喊一聲,她便能醒來。
凌躍輝說得很實在,她告訴記者,婆婆不能走遠,所以房間里放了個尿桶。最初幫婆婆倒大小便、洗尿桶時,她總覺得頭皮發(fā)麻,忍不住干嘔,但現(xiàn)在習慣了。在凌躍輝看來,既然嫁過來做媳婦,婆婆就是自己的媽媽,照顧老人也是天經地義的事。
“婆婆有時容易鬧情緒,比如不想吃飯,所以家里常備些蛋糕等甜食。”凌躍輝笑著告訴記者,婆婆因為腿腳不便,又有高血壓等毛病,不舒服的時候會鬧小孩子脾氣,所以她總是想法子多和婆婆說話,逗老人開心,比如看電視時,她便和婆婆講講劇情。
菜葉留給婆婆,自己吃菜幫
周宇梅愛吃香菇,但硬硬的香菇梗子,再怎么泡軟,老人家都咬不動。所以凌躍輝每次都把香菇頂和梗子切開,把厚實的香菇頂剁碎,蒸肉或燉湯喂給婆婆喝。
家里畢竟不富裕,香菇梗子凌躍輝自然不舍得扔,加點辣椒炒炒,便是她自己的菜。
不僅香菇,凌躍輝每次做飯,總把食物軟糯的部分留給婆婆,一把蔬菜,她總會小心地把菜葉和菜幫分開,菜葉剁碎了給婆婆吃,自己則專挑難咬的菜幫,她笑稱自己牙口好,而且菜都是自家種的,菜幫也甜。
凌躍輝無微不至的照顧,讓婆婆很依賴她。自己的兩個女兒接她去小住,她也總喊著要回來。“媳婦貼心,知道我想要什么。”昨日,周宇梅慢慢告訴記者,生病后她一直覺得郁悶,覺得自己成了沒用的“累贅”,甚至一度想提前結束生命,是媳婦無微不至的照顧,才讓她感受到生活的希望。
相關鏈接
83歲的何娭毑寫來親筆信:“盡孝要多和老人交流”
12月10日上午,晚報收到一封何智忠娭毑的來信。她在信中說,最近每天都關注晚報“首屆老萊子十大孝賢”評選的報道,每一位孝賢候選人的故事,都讓她深受感動。
何娭毑今年83歲,家住荷塘區(qū),她根據(jù)自己的親身體會,在信中寫下要如何盡孝。在她看來,盡孝不僅僅是為老人做家務,經常給老人買衣服、買營養(yǎng)品,更重要的是多和老人交流,體諒老人隨著年邁帶來的心理和生理的變化,用心溝通。
“我常常感嘆,自己剛做媳婦時,雖然常回家看望自己爹媽,幫他們做家務,但確實很少與他們談心。”何娭毑說,直到她從媳婦變成婆婆,父母也離世,才越來越感嘆,陪伴長輩的日子有限。
何娭毑說,有些年青人因為和長輩生活習慣不同,或是覺得長輩思想老舊,不理解自己,因而和長輩溝通不耐煩,這時其實最應該互相理解。如果大家都能給彼此一個好臉色,不紅臉,不生氣,一家人才有真正的幸福。(株洲晚報)
作者:伍靖雯
編輯:hunzz_xiangr
來源:株洲文明網(wǎng)
編輯:hunzz_xiangr
來源:株洲文明網(wǎng)

道德風尚

發(fā)布廳

志愿服務
全民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