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臺路上已經裝上了新的路牌、椅子等公共設施,提質后的天臺路煥然一新 記者 熊威/攝
如果城市是家,你想把它打扮成什么樣子,是歐式簡約風格,還是傳統(tǒng)中式模樣?或者,根據城市的性格,來裝修成最契合它的樣子。
在株洲天臺路某百貨公司上班的李琛,就看到了這條路的變化——休息亭、電話亭、書報亭……顏色統(tǒng)一且舒適,與道路兩旁各種青翠與花香相映,讓她對這條“株洲最美道路”更加鐘愛。
這就是今年“民生100”工程中,所要求的“啟動城市家具提質改造工程,方便市民生活和出行”,它成為“安居宜居工程”中的一項。據株洲市住建局相關科室介紹,目前,該項工程已經完成年度進度的90%,預計本月底該項工程全面完成。
故事
天臺路上班的白領
見證路上“城市家具”的變化
曾在1996年,天元區(qū)天臺路就被評為“湖南省最美一條街”;2008年,為適應城市的發(fā)展,拓寬天臺路路面,將中間分車帶拆除,變成目前頗具特色的三板四帶式樣。
2010年,天臺路種植大量紫薇,此后,它又以“紫薇一條街”這一稱呼而被大家所熟悉。
2012年的時候,在晚報“尋找株洲最美道路”的評選活動中,通過網絡、電話評選,天臺路被市民票選為第一名。
2010年的時候,李琛從廣西來到株洲。隨后,便在這條路附近的百貨公司找到了一份銷售工作。而她的愛人,在附近一家樓盤工作。久而久之,他們就熟悉了,這條路,也成為他們的“約會地點”。在她最初的印象里,天臺路是一條綠化做得很不錯的主干道,特別是街道兩邊高高的香樟樹尤為惹眼。
今年年初,李琛在新聞里注意到,“天臺路”將成為“城市家具”工程的試點街道,到時候,街道又將變成另一副模樣,這樣的改變,讓她很好奇。經歷了幾個月的整修,天臺路新的模樣漸漸初顯,休息亭、電話亭、書報亭煥然一新,不僅統(tǒng)一了顏色,街道色彩也變得簡潔起來。
她說,隨著城市的發(fā)展,高樓大廈越來越多,但這條路安靜的模樣,就像遇上一杯蓋碗茶,不論是誰浸入那茶湯里,都會渾身酥軟,讓人想起家的模樣,家的舒適。“在城市里有種在家的感覺,有什么比這個更讓人開心呢。”李琛說。
變化
本次工程更換公共設施近400項
除天臺路外,還包括珠江路部分路段
那么改造好的天臺路,給我們帶來了哪些變化?
株洲市住建局給了我們這樣一份數據:在這條從株洲大橋開始,一直延伸至神農城廣場,道路綠化面積19400平方米,全長1.5公里的路上,本次“城市家具”工程,共更換了18項公共設施。其中,休息椅69個,垃圾箱62個,電話亭5個,書報亭2個,交警崗亭1個,城管崗亭1個,警示墩166個,飲水器5個,變電箱4個,電信箱10個,人行分流導向牌9個,路名牌16個,樹池篦子412個,區(qū)域總平牌9個,城市信息窗1個,井蓋194個。
據市住建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本次更換的公共設施,顏色以深灰色為基調,配以木塑裝飾條,之所以如此選,主要考慮株洲為老工業(yè)城市,因此色彩簡潔,沿襲了蘇聯(lián)工業(yè)血統(tǒng)。“這些信息服務設施,將實現(xiàn)城市家具與人的交流互動。”在采訪中,該工作人員表示,為市民提供信息服務,也是城市家具提質工程中的亮點,提升使用率和使用效果。
以更換的“人行分流導向牌”為例,現(xiàn)在的導向牌,更加清楚和明顯,站在天臺路,通過導向圖就可得知附近分布有哪些機關事業(yè)單位,還可以選擇最佳的行走路徑,準確獲知當前所在的位置。
進展
目前已完成任務90%
下階段改造“長江廣場至廬山路”段
除天臺路之外,本次“民生100”工程要求的“城市家具提質改造工程”還包括珠江路,改造地段從珠江南路連接泰山路,北至廬山路部分,全場1.1公里,這條路,也更換了18項公共設施。
該工作人員說,其部件材質、規(guī)格、用途、產權單位、聯(lián)系人等信息都將被錄入“智慧株洲”的數據庫中,使每件城市家具都獲得獨一無二的身份證號,不帶身份證的將一律予以拆除。
目前,這項工程已經完成任務的90%,預計本月底將全面完工。據悉,下階段,將對“長江廣場至廬山路”段的街道,進行“城市家具改造”,目前,相關單位,正在做方案設計。
釋疑
城市家具為什么要提質?
株洲市住建局表示,就像家里不能沒有電視、沙發(fā)一樣,城市不能沒有垃圾箱、交通標志、公交站臺、照明設施等公共設施。小到一把沿街坐椅,大到一個公交站臺,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然而,這些“城市家具”卻屢遭破壞。
以天臺路為例,在該街道改造以前,經常會有人反映,垃圾箱的擋板頂端和四壁有不少亂涂亂畫的文字和小廣告、電話亭破損、紅褐色坐椅表皮脫漆等相關方面的反映和投訴,而且顏色不統(tǒng)一,這也讓道路美化大打折扣。
株洲市住建局工程部工作人員介紹,視覺效果差、功能單一、風格不統(tǒng)一,這些是當前株洲“城市家具”存在的問題。“城市公共空間是個客廳,街頭設施就是客廳的家具,它們應該是為人們提供休息、遮風避雨的地方。”上述工作人員覺得,通過城市家具的更新,能幫助人們在城市結構中辨明方向,使城市環(huán)境更加有序。這樣,資源才不會浪費,城市的空間才更容易為城市居民所接受。
知識點
何謂城市家具?
“城市家具”一詞源于歐美,它是英文“Street Furniture”的中文解釋。之所以被稱為“家具”,是因為它蘊含了人們對城市生活的憧憬:戶外場所能像家一樣方便舒適。它的定義雖然不甚嚴密,卻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使得冰冷的設施也變得溫馨起來。
城市家具具體來說,就是信息設施(指路標志、導游圖、電話亭、郵箱),衛(wèi)生設施(垃圾箱、飲水器),照明安全設施,娛樂服務設施(坐具、桌子、游樂器械、售貨亭),交通設施(巴士站點、車棚)以及藝術景觀設施(雕塑、藝術小品)等。(株洲晚報)
編輯:向胤蓉
來源:株洲文明網
- 倡文明新風 世界無車日株洲市民綠色出行
- 株洲城市家具提質改造 讓你有種“居家”的舒適感
- 向不文明旅游說不 株洲國慶重點整治旅游問題
- 株洲沿河社區(qū)“關愛重陽”公益活動引愛心圍觀
- “關注舌尖上的安全”株洲開展食品藥品專項整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