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老展示簽了名的人體遺體(組織)捐獻自愿書 見習記者 熊其雨/攝
“每個人都有愿望,我也有愿望。如果我走了,我想把我的一對眼角膜捐獻出去,幫助有需要的人。”86歲的抗美援朝老兵丁毅說。近日,他在湖南省人體遺體(組織)捐獻自愿書上簽字,同意捐獻眼角膜。
寫下“五言捐獻詩”,欲捐眼角膜
在株洲荷塘區(qū)一個小區(qū)的居民樓里,86歲的丁毅精神矍鑠,耳聰目明,一臉笑容。
丁老是醴陵縣東堡鄉(xiāng)人,曾參加過抗美援朝戰(zhàn)爭,育有一個兒子。據他回憶,1950年,他曾隨中國人民志愿軍第9兵團入朝作戰(zhàn)。1954年冬,身為班長的他復員回到醴陵老家,后來成了當時的南橋鄉(xiāng)學區(qū)的教師,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才離休。
9月10日,丁老向記者展示自己寫的一首五言詩:“離休老干稱,深受國民尊,免費優(yōu)先事,無時不動人,角膜捐獻好,以慰這顆心,懇請醫(yī)療界,科研仔細行。”他希望,自己的雙眼將來能用于科研事業(yè)。
患心力衰竭,盼雙眼用作科研
“我對這些問題看得很開,希望能給社會留點‘福利’。”丁老說,他2012年曾因心力衰竭多次入院治療。如今,每天都在家靜養(yǎng)的他仍需按時吃藥。眼看著身患疾病,幾個月前,他就萌生了把眼角膜捐獻給醫(yī)學界,用于科研、臨床實驗的想法。事后,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家人。
“父親的眼睛好得很,我穿針都要老半天,他很快就能穿好。”老人的兒子丁科初介紹,父親性格好、善良,家人們在經過商量后,都決定尊重老人的意愿。
不久前,在家人陪同下,他來到株洲市紅十字會,領取了湖南省人體遺體(組織)捐獻自愿書及湖南省人體遺體(組織)捐獻登記表,并鄭重地在捐獻志愿書上簽名,加入了眼角膜捐獻志愿者的行列。
知多點
1.如何辦理捐贈眼角膜手續(xù)?
市紅十字會救護培訓部周姓負責人提醒:自愿捐獻者可前往市紅十字會,領取湖南省人體遺體(組織)捐獻自愿書及湖南省人體遺體(組織)捐獻登記表。以上表格在由捐獻者及其家屬(父母、配偶、子女)簽字后,市紅十字會將會把自愿捐獻者登記在冊。自愿捐獻者去世后,由家屬與市紅十字會取得聯(lián)系。
如果市民自愿捐獻眼角膜或咨詢相關事宜,可撥打株洲市紅十字會救護培訓部電話:28682256。
2.捐贈后的眼角膜去哪了?
該負責人介紹,逝者的眼角膜將統(tǒng)一由長沙愛爾眼科醫(yī)院取下,并送回眼庫保存。在找到合適的患者后,他們將為其實施移植手術。據統(tǒng)計,近三年來,株洲市有3位市民捐獻了眼角膜。目前,全市共有120余名自愿捐獻者進行了遺體和眼角膜捐獻登記。
3.捐獻眼角膜需要什么條件?
據了解,第一,捐獻者必須是無償捐獻;第二,必須是生前自愿或去世后家屬同意。捐獻者年齡5至60歲為好,根據個體不同,年齡可放寬至70歲。如用作醫(yī)學科研,則不受年齡和疾病限制。
編輯:向胤蓉
來源:株洲文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