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炫英(左)和好朋友黃子珊,賣報累了,休息一會兒。 熊威 程棒棒/攝
小報童把報紙折成喇叭狀,“賣報啦!” 熊威 程棒棒/攝
鍛煉交際能力、結(jié)識新朋友、賺取零花錢……7月26是一個清涼的周末,株洲的小報童們懷揣著各自的目標(biāo)又出發(fā)了。雖然每天要早起,還可能要遭到善意的拒絕,但是小報童們依然樂在其中。對于怎樣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賣出更多的報紙,他們有著自己的小點(diǎn)子,“不管能賣出去多少報紙,孩子們都成長了。”有家長欣慰地說。
萌系小胖墩,有了忠實的粉絲
“記者阿姨,我想吃那個芒果沙冰。”剛剛幼兒園畢業(yè)的劉湘君小朋友,今年6歲,是新聞路口報名點(diǎn)年齡最小的小報童。26日清晨7點(diǎn)半,他正在長江廣場旁的一家餐廳里賣報,突然停下腳步,眨巴著眼睛望著墻上一款冷飲的宣傳畫。當(dāng)記者問要不要買一杯給他時,他搖搖小腦袋,說:“不能隨便吃別人的東西,我也不要媽媽買,我等下賣報賺了錢自己買。”說著,他走向一位吃早餐的男士:“叔叔,買份報紙吧!”
君君媽一直站在餐廳的玻璃門外,觀察著孩子的一舉一動。“奶奶講,天這么熱,他又這么小,賣什么報咯? 好作孽哦。”奶奶心疼孫子,之前反對孩子賣報,甚至偷偷塞了500塊錢給君君,叫他別賣報了。君君媽卻堅持:“在家里不是玩電腦,就是睡懶覺,賣報可以培養(yǎng)他與人溝通的技能,還能幫孩子減減肥。”
半個多月來,君君每天早上都會出現(xiàn)在這一帶的早餐店里,這個肉嘟嘟、嘴巴甜、滿臉萌的小男孩,特別招人喜歡,甚至還有兩個粉絲每天專程來買他的報紙。一個是騎摩托車的20來歲的大哥哥,26日早上一時沒看到君君,還特意騎著車?yán)@了一圈才找到他買了份晚報;另一位是長頭發(fā)的漂亮阿姨,君君說:“那位阿姨要我陪她聊會天,才會買我的報紙。”
貼心小提醒,“收買”不少顧客的心
“叔叔,喝熱飲不要用吸管,小心燙哦。”一句貼心的小提醒,一個甜甜的笑容,這個漂亮的小女孩讓不少大人的心都融化了。當(dāng)她再甜甜地問一聲:“有時間看看報紙嗎?”大家都會微笑答應(yīng)下來。黎炫英小朋友從小學(xué)一年級開始參加小報童的活動,到今年已是第四年了。今年,她還叫上了要好的同學(xué)黃子珊一起,每人每天60份報紙,上午9點(diǎn)多鐘就能賣完。
“我會去汽車站、超市門口、早餐店、還有銀行里賣報,選擇拿公文包的叔叔,還有戴眼鏡看上去很有知識的人去問。”她一邊介紹賣報經(jīng)驗,一邊把一沓報紙小心翼翼一份份對折好,擺整齊。“有時候看別人喝熱飲,怕他們燙到,或者看到別人需要幫助,就會提醒幫助他們,他們很感動,就買我的報紙。”
錯開高峰期,下午賣報銷量也不錯
羅娟是天臺小學(xué)五年級的學(xué)生,雖然今年是她第一次參加小報童的活動,賣報技巧卻很獨(dú)特,她認(rèn)為下午賣報會比上午的銷量更好。“上午賣報的小朋友很多,而且早上的人大多是晨練、上班的人,身上都不會帶太多錢,上班的叔叔阿姨又趕著去上班的地方,報紙賣不出去幾份。我就下午的時候再去神農(nóng)城賣報,里面有空調(diào),人流量又大,報紙可以賣得更快一些。最多一天我能賣出去80份呢!”
過了一會,上班路過的媽媽給羅娟帶來了水,還來不及喝上兩口,她就看到有人路過,急忙小跑過去賣報紙。成功賣出,小女孩開心地跑了過來,還向記者炫耀了她的戰(zhàn)果。媽媽說,小報童的活動是娟娟自己報名的,本來家長還有些擔(dān)憂,但想到能讓孩子體驗生活,知道賺錢的不易,她和孩子爸爸都很支持。聽到媽媽的話,羅娟笑著對媽媽扮了一個鬼臉:“我11歲啦!肯定可以自力更生的!”(株洲晚報)
編輯:向胤蓉
來源:株洲文明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