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濤移植了眼角膜,正在康復中 采訪人提供
5月20日凌晨2:07,“湖南金牌義工”常振偉走了,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做了人生中最后一件好事——去世后,將自己的一對眼角膜捐獻出來。
常振偉的眼角膜,一只捐給了懷化一名17歲的高二少年,少年又能看清黑板上的文字了;另一只捐給了28歲的攸縣青年阿濤。
為治眼花了幾十萬元,家里一貧如洗
阿濤出生在株洲市攸縣一個小山村,父母都是農民。他12歲時被確診患上雙眼青光眼,家人帶他去了上海進行手術,原以為眼睛就此無事,沒想到意外還是發(fā)生了。
首先是他的左眼,2012年,有異物不慎進入了他的左眼,引起了眶蜂窩織炎。醫(yī)生說,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引發(fā)顱內感染,甚至會危及生命,“治療的唯一辦法,就是摘除眼球”。
不料,失去左眼后,他的右眼也受到感染。今年年初病情惡化,從此失去了光明。
“父母為了治療我的眼睛,花了幾十萬元,家里已經(jīng)一貧如洗。家里還有妻子,以及3歲的孩子,我不能失去右眼,我要干活養(yǎng)家。”為了治好眼睛,5月16日,家人帶他來到長沙,住進了長沙愛爾眼科醫(yī)院。
“康復了,要為常師傅掃墓”
讓人沒想到的是,阿濤遇到了好人,不過他沒有機會見到這個好人了。
5月20日,常振偉去世了,他捐獻出的一對眼角膜,其中一個給了阿濤。當天下午3時32分,阿濤的眼角膜移植手術開始,1個多小時后,手術順利完成。
手術后,當他睜開眼睛時,光線刺激了他的視網(wǎng)膜,他能看見了,床邊是他的家人,年邁的父母,滿是淚痕的妻子,以及3歲的兒子。
“他以前高度近視,現(xiàn)在視力只有0.03。”主治醫(yī)師喻巧說,阿濤正在留院觀察,他的右眼需要一年時間恢復,才能拆線,屆時他的視力可能比正常人要差些,但生活自理沒問題。
“等我康復以后,我要為常師傅掃墓,像他一樣做好事。”阿濤說。
“金牌義工”的感人故事
常振偉,病魔無情地把他留在了58歲,5月10日,家人還在醫(yī)院為他慶祝生日,此前4個月,直腸癌、心臟病、肝臟血管瘤,一直威脅著他的生命,他一直樂觀面對。
從15歲開始,常振偉做了43年義工,他是長沙市天心區(qū)城南路街道的名人,幫貧濟困、義務巡邏、護校護生……他的事跡,見諸報端,為眾人所知,就如很多街坊熟悉的一句話:有困難,找老常。
他生前說過這樣一句話:要做一個有良心的人。單位發(fā)的米和油,別人有困難,他總是送給了別人,家里人埋怨他,他總是說“能幫就幫”。
2009年,常振偉被評為湖南首屆“金牌義工”。他的妻子說,早在2007年丈夫就簽了眼角膜捐獻書。丈夫希望眼角膜能捐給一個學生,2008年他在黃興小學附近守護學生上下學,跟學生有緣。
常振偉最后的愿望實現(xiàn)了,眼角膜幫助了一名17歲少年重見光明,讓孩子重新看到這個美麗世界;也幫助了一位父親,讓他有康復的機會,照顧他的家人。
編輯:向胤蓉
來源:株洲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