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郭尹迪有6個子女,八年前,他和老伴從老家茶陵來到株洲。為此,“老三”還專門買了一套兩居室的房子,讓老人在株洲享受晚年,其他兒女也會經(jīng)常組織老兩口出門旅游。他說,之所以能有這樣幸福的家庭生活,靠的就是“一碗水端平”的家規(guī)。
對兒女
舊衣同穿,有學同上
郭尹迪出生于1934年,是家中的獨子,但受多子多福的傳統(tǒng)觀念影響,膝下育有六個子女。他回憶說,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時,家庭條件并不理想,從結(jié)婚一直到1980年初,都是居住在岳父母家。這么多孩子陸續(xù)出生,是家中的喜事,也讓家庭背上了較重的經(jīng)濟負擔。
一轉(zhuǎn)眼,孩子們陸續(xù)到了上學的年齡。一開始只有一個、兩個還好,但到后來,一下子要負擔六個孩子的學費,真有些承受不了。“那時候有的人家就選擇讓‘大的’休學、‘小的’讀書,產(chǎn)生了很多家庭矛盾。看到這些例子,我們老兩口的想法就是,‘一定要把這碗水端平’。”
郭尹迪說,為處理好家庭收支,每月都是“先算后用”,無論吃穿如何,都會先把學費預留出來。兒女的衣服,也都是大一點的先穿,再一輩輩往下傳,誰也不例外。雖然條件艱苦,但兩口子也確實讓每個孩子都走進了學校。也因此,兒女們之間都能相互理解和支持。
對兒孫
禮金一致,人人有份
“晚輩們都知道我和老伴是工薪族,退休金不多。因此在經(jīng)濟上我們無力大包大攬,但通過事先制定一個比較公平合理的規(guī)定,可以讓兒女和父母間都避免出現(xiàn)矛盾。”郭尹迪表示,兒女成家時,老兩口的規(guī)矩也沒變。無論哪家購房和喬遷,他們都會拿出1000元的禮金。比如“老三”,雖然現(xiàn)在是老板,也不想讓他們老兩口破費,但是家規(guī)不能改,這錢都必須得收。孫輩考上大學也都一樣獎勵,絕不區(qū)分是孫女還是外孫女。
老人說,雖然現(xiàn)在的家庭不再有像他們這一代如此多的兒女,但隨著“二胎”政策逐步開放,很多家庭仍然要面對多個孩子的問題,因此“一碗水端平”的規(guī)矩依然受用。
編輯:向胤蓉
來源:株洲晚報
- 株洲:他們用行動搭起誠信之橋 用諾言為誠信點贊
- “支教”不用去遠方,株洲社區(qū)少年宮等你來開講
- 株洲市攸縣連續(xù)四年表彰市場文明經(jīng)營戶
- 子女個個有孝心 株洲郭尹迪家規(guī):凡事一碗水端平
- 點亮火種,放飛希望 株洲萬博瓏開展愛心助學

